《抱愧山西》读后感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当中,讲述了晋商的一些事情。19世纪乃至以前,中国最富有的不是其他地方而是山西。文章的开头讲述,宋霭龄嫁给了第一首富孔祥熙,到了太谷县,然后才发现,这里是中国的华尔街。在山西最富有的不是山西的省会太原,而是太谷、祁县和平遥,而且平遥是最富有的。这不禁让人想到电视剧祁县《乔家大院》以及电视剧《走西口》。

        余秋雨认为晋商之所以成功的四大秘籍。一是坦然从商。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商人在明清时期,商人地位本来应该是处于末位,但是在明清时期,在山西商人地位是属于首位的。二是目光远大。把整个中国的版图都放到自己的视野当中,每一个地区的贸易的优劣,他们都清清楚楚。三是讲究信义。其他商家借了巨款而终于无力偿还,借出的商家便大方地一笔勾销,这样的事情在山西商人间所在多有,不足为奇。四是严于管理。虽然当时对于金融业的规范很少,但是,山西商人却能够做到自己规范自己,比如说他的票号的号规是非常清晰的。

        山西商人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在我们的政治教学过程当中,关于企业经营这一课,可以借鉴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讲到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涉及到了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山西商人的目光远大,他是把全国当做一盘棋来下,而不是下其中的某一部分,所以在全国的很多生意他们都有涉及,比如说,盐商本来就是你南方商人为主,但是山西商人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最后渗透到了盐商当中去。同时还涉及到了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强化企业的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拥有属于企业自己的文化,这个确实可以从山西人身上好好学习。在这节课的教学当中,还可以借鉴,乔家大院当中晋商发迹的的状况截取出一些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让其进行总结。这世界上也创设了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更好地学习到相关的一些知识。

        阅读不仅仅可以让你的视野开阔,实际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个老师而言也是在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让所有的听课老师都迷住了,据说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竟忘了自己的身份,争着举手,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一位老师请教历史老师:“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生来备课的。”于真正厉害的老师,一节课他不是说用几个小时来备,而是用一辈子来备,作为教师我们要懂得从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去不断的积累。寻找出一些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一些材料,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爱上你,爱上你的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抱愧山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