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天--践行不僵化2022-05-27

过去所受的教育,非黑即白,的确给了我们带来很多的困扰;现实中,实际上还有其他颜色,更有灰色地带,这是必须面对的,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意识从混沌到明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我们没有厘清自己的思路前,往往就会非黑即白地处理问题,碰壁就在所难免。反思,过于理想化,可能就会导致僵化。现实是活泼灵动的,面对不同的变化,在践行中就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这也恰恰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一个人马上要饿死的时候,偷来食物就能活命,此时,尽管价值观不允许他这样做,但是,在生存面前,就要有所取舍,生命权大于一切,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有这样一个案例,英国的一个大法官,审理一个寡妇为了救活自己的儿子去盗窃面包的案件,最后,大法官说服了陪审团,无条件释放了她.难道他是纵容盗窃吗?当然不是!对于盗窃案件,需要区别对待。

他说得对:一个国家要保证他的子民活下来,并且要体面地活着,而现在,一个母亲为了让儿子活下来,采取了这种放弃尊严的做法,的确不可取,但是,这又是她在此时唯一能救孩子命的办法,这是要唤醒全社会来共同来重视的课题。他的另一个举动更加感人,他自己率先为那个寡妇捐款,在场的人都被他感动,也纷纷捐了款,大家对大法官的做法都敬佩有加。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做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要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适应变化,在践行中,找到平衡点,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智者之举。

你可能感兴趣的:(147天--践行不僵化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