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明》扑街看历史类IP改编启示录:糟践历史=自取灭亡!

文丨雪映窗

11月1日,《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以下简称《回明》)登陆视频网站。《回明》改编自《回到明朝当王爷》,曾连载在起点中文网上的历史架空小说,由月关所著。拥有468章节、370余万字、354个人物形象,原著小说无疑是大体量的网文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有多厉害?在中国作家协会对网络文学的十年盘点中,它名列十强;被称作“穿越历史小说第一书”的它,在起点上还有近五百万推荐票,以及高达3000万的点击率。

然而,这样一部影响力巨大的头部历史IP,在首播后不仅反响寥寥,更因不尊重历史而遭到如潮差评。网友们直斥《回明》以史实为儿戏,缺乏历史常识。

同样是月关作品,《回明》与《夜天子》无疑有天壤之别。联系近年来走红的历史IP,如《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天下粮田》《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大秦帝国》系列等,我们试图探讨历史元素在历史IP中的使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该如何平衡与把握?

《回明》PK《夜天子》是艺术再现还是缺乏常识?

男频标签风行影视圈,在频频被关注之时,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男频剧。大男主的《回明》虽隶属于架空小说,但历史元素贯穿始终。在原著中,“九世善人”阴差阳错穿越回到明朝正德年间,意外卷入了朝廷纷争,扫除了官场贪腐积弊,后又剿倭寇、驱鞑靼、大战佛郎机——宏阔历史与人物成长的完美融合,正是《回明》备受赞誉的地方。

虚实相间、张弛有度,是《回明》原著小说的加分项,甚至还因此刮起了一股“梦回大明”的风潮。影视化后,情节大幅缩减、故事七零八落、逻辑漏洞百出已让原著粉颇为失望,更火上浇油的,则是《回明》在历史改编上走向了虚无。

有明一朝,皆是“天子守国门”。在对待北方草原威胁时,明朝国力虽不及汉唐,但从未以“和亲”的方式低头。但在影视化后的《回明》里,动辄要以“和亲”来消弭鞑靼威胁的剧情,让网友“想冲进砍人”。

封建集权政体下,储君地位是否稳固,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儒家文官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明王朝,更不会出现《回明》“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大臣们却联合起来要废太子”的情况。

更有网友指出:“亲王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遂成国家定制。诸王非奉诏不得进京,不得交通外官朝士。”那么,《回明》中分封的亲王宁王如何在金殿上与太子相争?

反观《夜天子》,从IP热度来说与《回明》相差了数个维度,却成为今年暑期档小而美的口碑作品。于细节之处见历史真相,正是《夜天子》的加分项。无论是对明朝“流官制”的生动展现,还是对少数民族“以夷制夷”羁縻政策的还原,《夜天子》都得到了网友的赞誉。

对于一部以历史为卖点的IP剧来说,《回明》丝毫没有尊重史实的诚意,反倒把其虚化成若有若无的背景,并加以毫无节制的艺术改编,最终只落得受人唾弃的悲惨处境。由此可见,即便是艺术创作,最起码也要遵循《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否则就会彻底变成幻想与臆测。

用怀疑眼光审视历史,全靠历史IP的自我修养

《回明》影视化的失败,是把历史当玩偶的失败尝试。对于一个有上下五千年璀璨历史的民族来说,影视创作的丰富养料,绝非只有“肆意打扮”一种加工方式。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历史类IP剧频频登上小荧屏,且多有口碑之作涌现,这个“古老”的剧集类型开始散发历久弥新的魅力。如旧剧《大明王朝1566》在十年后意外爆火,《大秦帝国之崛起》备受关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上下部皆好评如潮,《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表现也尚可。其中既有题材的创新,也有视角的独特,倘若《回明》能得半点“真传”,也不会丧失了基本的文学尊严。

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如何改编?改换叙事角度,用怀疑眼光重新审视历史,是近年来历史IP的反套路。名列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了无新意,但把视角转向曹魏阵营内部纷争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以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既展现三国时代的风云诡谲,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别样解读。

同样是三国题材,《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跳出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视角,用摇摇欲坠的汉室来切入讲述。观众才发现,历史上的汉献帝不仅仅是个傀儡皇帝那么简单。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这位青年皇帝也能在军阀割据势力之间来回周旋,心怀重振汉室的美梦。

除了切入角度不同,只要能重新审视历史,甚至用艺术手段“重构”历史、符合基本逻辑,也并不招致反感,观众还能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如改编自小说IP的电影《妖猫传》,把杨玉环的死归结于唐玄宗的自私自利;晚年哭瞎双眼的唐玄宗,也绝非思念杨贵妃,而是因为“妖猫”的报复——这些大胆的改编,并不触及史实硬伤,而是把云遮雾绕的历史传说重新编排,反倒有“历史新编”的意趣。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回明》原著小说中便有对历史传奇的别样书写,但影视化后就只剩下谈情说爱的种马情节。且不论“开垦西伯利亚”、“击退佛郎机”等后续剧情是否会上演,仅从已经更新的剧情来看,朝廷政争、两军对垒本应被大书特书,却全被虚化。而那座中国古代史上最完备的鸡鸣驿,还破落得无法入眼,更没有展现冷兵器时代的精彩对决。

历史照进现实,让今人对古人进行“重构”

作为一部洋溢着热血与情怀的历史IP,《回明》原著对封建制度下的黑暗官场猛烈抨击,并通过主角杨凌之手实现了吏治清明;由于穿越者的身份,在民族国家的时代中成长的杨凌,还是一个“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爱国者。这些颇具有现代思维的元素,让原著小说能够映衬现实,迎合当代读者的心理需求。

然而,影视化后的《回明》,竟然神奇地把这些都一一剔除,反倒用古装小言的方式,来着重描摹杨凌与多位女主之间的感情纠葛。杨凌与原配夫人韩幼娘的感情,既没有前情铺垫,更没有由表及里的深化。一心想要做杨家媳妇的韩幼娘,仿佛是三从四德的荧屏回魂,要对毫无感情基础的夫君付出一切。不打不相识的驿丞之女马怜儿,也在剧中莫名其妙对杨凌倾倒,甚至甘愿伏低做小。等到江南名妓成绮韵登场,风月场有万般变幻的女子,也是对杨凌死心塌地……

架空历史类小说主角往往能享受“齐人之福”,但影视化作品因受政策限制,往往会把多位女性角色进行“压缩”,并集中到少数2-3个角色身上。但诡异的《回明》却足足塑造了6位女性,满屏的妻妾成群,自然让接受了平权意识的现代女性无法认同。

让历史照进现实,才是历史IP改编时的金科玉律。《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吸引观众的重要一点,便是呈现了张春华对理想夫妻关系的追求。从现代女性视角出发,在“夫为妻纲”的古代社会中,张春华要求“两心不移、从一而终”,不仅是呼唤忠贞的爱情,而且还隐约触及到两性平等的议题。对夫权社会的某种颠覆,正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值得称道的地方,也值得《回明》反躬自省。

一言难尽的《回明》并非终点。从历史IP改编剧的储备来看,未来《大宋北斗司》《曹操》《少年锦衣卫》《新宋》《窃明》等都将与观众见面,能否用今人的视角“重构”古人的生活,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回明》扑街看历史类IP改编启示录:糟践历史=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