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之《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一)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在心里默念了几遍,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抽象的,是我们可以用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学到相关知识的。

      今天读了苏老师的第一条建议,深以为然。

      这是我教学的第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里有十二年我教着六年级毕业班。说实话我心里是抵触教六年级的,因为每一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短暂,虽然美好但是也有很多遗憾呢。这遗憾就包括对于一部分孩子在学习上我很少能够看到希望,就像苏老师说的那样,这些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到了六年级可能大部分老师就开始放弃了。

我一般将孩子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积极主动能够从脑力劳动中获得成功和喜悦的孩子,学习需要老师监督鞭策的孩子,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孩子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了。苏老师在介绍帕夫雷什中学老师的做法中的五个层次的孩子,让我也看到了自己粗放型的教育。就像特卡琴科老师说的那样,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孩子具体的情况,把孩子当作具体的人来对待,他们对待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脑力活动都是不一样的。

        这也让我对后进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就是一些接收能力慢的孩子,这些孩子并不是笨,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接收能力而已。但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我们老师是有重要的责任的,那就是我们没有区别对待每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和发展不够尊重,我们没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所谓的后进生除了接受能力慢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家长和老师在他们最初的阶段没有给予足够多的包容和爱。这是后进生形成的根本原因。

        每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四五十个不同的大脑,这不同的大脑对知识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老师却要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来强迫孩子们都接收呢?如果孩子们真的能够都快速地接收我们老师地知识灌输,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通过学习这一章节,我知道根本责任在于我们,如果我们都像苏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老师那样认真负责,积极研究每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或者作业布置中都能够分层次来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进步和快乐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都是活跃的,他们都能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这样的脑力活动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一定要抓紧摈弃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终身成长和心灵感受,包容他们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

      这就是教育独特的魅力,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终身去思考和研究的,我们教育面对的对象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和机器,我们在面对具体的人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和宽容心,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只要能够感受到脑力的快乐,他们都会成长为优秀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建议》之《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