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父母子女之间的“恩怨”,是名作家也避免不了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龙应台《 目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句话是龙应台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说的,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真是有点扎心了。那个曾经那么崇拜你黏你的小不点,随着他一年一年的成长也一年比一年不需要你。

你若是还不愿意放手,痛苦的除了身为父母的你,还有作为你的子女的她/他,有这样觉悟的父母是值得敬佩的。

但转换身份,作为子女真可以说越长大越想离开父母,这种离开并不是故意的。

是时代的不同,是我们的圈子不同,是我们接受的价值观不同,是我们的追求也不同……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向父母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我们忙着自己的学业,忙着自己的事业,然后忙着自己的小家……离父母越来越远,远到甚至可以二十多年几乎失去了联系。

村上春树就是这样。

关于我们父子矛盾的细节,我不想说得太多……我早早结了婚,工作后几乎和父亲的关系便彻底疏远。尤其是当上职业作家后,常有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突然冒出来,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扭曲,最后几乎决裂,有二十多年没见过彼此一面,没什么大事基本上不会说话,也不会联系对方。——《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

村上春树22岁遇到自己的终身伴侣,然后辍学结婚。开始过上两个人的小日子,据《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记载——村上春树和他父亲真正在一起的日子是18岁以前。

珞语姝摄

书中并没有具体地说起村上春树和他父亲有过什么“心结”,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父子俩只要住在一起就会产生摩擦、产生矛盾,说起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过,过日子的能有什么大事呢?即使现在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只要在家就要听我妈不停地唠叨“洗澡了吗?快起床都几点了?你怎么这么懒啊?……”应该就是这样的摩擦吧,你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自理,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在生活上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但是只要和父母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们还是不断地向你“灌输”他们为人处事的观念。

冲突,便在所难免;分离,也是势在必行。因为有时候——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龙应台

就这样,村上春树18岁离家以后便和他父亲渐渐“分道扬镳”。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是村上春树回忆其父村上千秋的生平而著的一本纪实性传记,村上春树在书中回忆了他与父亲村上千秋共度的年月中的几件印象比较深刻的小事,其中一件便是他和父亲一起“弃猫”的过程,谁知回到家后发现被丢弃的猫比他俩都先回到家。之后便留下了这只猫,这件事令村上春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

我还记得父亲那时一脸的惊讶。但他神情中的惊讶不久就转为叹服,最后好像还松了一口气。

书中以《弃猫》这件事作为引子开始穿插讲述父亲村上千秋的生平,包括父亲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等等,随着叙述的展开书中也给出了开头父亲见到丢弃的猫最后自己回到家后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的原因。

珞语姝摄

村上春树尽自己所能还原他父亲的生平,也由于他父亲所出生的年代比较特殊——经历二战,差点参与南京大屠杀(这个也是村上春树一直迟迟不愿去详细追查他父亲生平资料的原因)。村上春树好几次感叹“如果历史的河流出现一支小小的分叉那么也许就没有我村上春树了。

读完《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不费吹灰之力,合上书本村上千秋此人在我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画像:

1.童年经历坎坷,差点被弃养。但是成家后从来不在村上春树面前对自己的童年阴影有任何一言一词的抱怨。

2.经历过战争,失去过出生入死的战友。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家的壮丁是没有资格不参与到“为国捐躯”的行列的,所以说,我讨厌战争,因为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平民百姓。

3.很聪明很好学,成绩很好。生前是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4.生前最大的爱好就是:作俳句。这个爱好支撑村上千秋度过许多个内心煎熬的日子,所以说人呐~还是要有一个自娱自乐的爱好作为精神寄托为佳。

总之,每对父母子女之间的“恩怨”最后都需要来个了解。

珞语姝摄

村上春树直到70岁高龄才公开自己的父亲村上千秋曾是侵华日军,可见这个“污点”是村上春树虽写作几十年,但极少甚至没有提及他的父亲的原因。

在《弃猫》中村上春树也提及父亲曾跟他讲述过侵华过程中的一些经历,那些描述“沉重印刻在了自己幼小的心上”。

直到村上春树70岁高龄,而他父亲已近90岁时,他们父子俩才在医院病房里“进行了一场笨拙的——也是他人生最后的、极为短暂的——对话,达成了和解。

书的最后又讲了一个关于猫的故事:一只爬上树因下不来而拼命呼叫的小猫咪,故事结尾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结果可以轻而易举地吞噬起因,让起因失去原本的力量,这有时可能杀死一只猫,有时也可能杀死一个人。

说实话在认识村上千秋这个人以前我对村上春树一直都蛮敬佩和欣赏的,但知道其父……难免有些许失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父母子女之间的“恩怨”,是名作家也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