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孩子,需要你真正地倾听

2019年2月24日下午,杭州临安一名初二男生小陈,因为被父亲批评了几句,离家出走,庆幸的是三天后被安全找回。

青春期的孩子,惹不起啊,一不小心,就整些让人头大的事。

01

小陈读的是重点初中,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从年级51名掉到百多名,整个人很不开心。

前几天开学,班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他考了80多分,在班里属于中等,不是很理想。

2月24日凌晨三四点,小陈还在看动漫,父亲发现了,就批评他:“刚刚开学你这样像什么样子?”结果导致了小陈离家出走。

小陈出走前给父母留了一封信。他在信上说:

“别的同学看看电视也能考得很好,我那么用功了还是考不好。”

“通过这个寒假,我看明白了,付出再多努力也没有任何回报,所以我放弃了。”

“我不想再回家了,以后就在外面流浪,你们别找我。”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学习,小陈是有进取心的,他也为之努力过,但是感觉付出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选择自暴自弃。

对于父母,他是抱怨的,父母的压力让他想要逃离。

敏感,脆弱,反抗,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02

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是孩子发出的情感需求信号:他们需要爱和认同,他们渴望被理解。

当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他们心智尚不成熟,缺乏管理强烈情绪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表现出了各种问题。

上面的学生小陈,因为成绩不理想,感到沮丧,他的付出没有人看见,他的不良情绪没有人及时予以疏导,长期压力之下,一句批评的话就成了极端行为发生的导火索。

因此,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尤为重要。

理解是帮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理解的感受会给孩子提供情感安慰,会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作出明智抉择、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通过叛逆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03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这本书中认为,理解孩子,需要学会真正地倾听。

叛逆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被父母误解,会觉得他自己在家里就像个局外人,因此,他会试图想尽一切办法来赢得归属感以及家人的认可,但往往采取消极的行为方式。

父母需要通过真正地倾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

倾听是有效交流与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地倾听孩子,意味着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上,特别是害怕、挫折、沮丧和情感受限等方面。

倾听孩子,不等于告诉孩子一个什么建议,或是告诉他如何改掉一个错误,而是为了让孩子理解你的意图,让你理解孩子的意图。当你带着理解的目标去倾听时,就会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成为良好倾听者的几个小技巧:

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

消除分心;

倾听时切忌开口;

让孩子知道你在听着呢;

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

要有耐心。

父母越对孩子抱着倾听的态度,理解的心态,孩子就越能感受到爱和认可。实际上他的叛逆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叛逆的孩子,需要你真正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