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麦基的《故事》序言,故事在继续…

接着昨天的小故事:

小虫收到了蚂蚁的树叶,看到上面的三个洞后特别开心,他以为蚂蚁和他一样,在说我想你。

于是,小虫决定去见见想念的蚂蚁......

想学习怎么写故事,那么麦基的这本《故事》是绕不过去的必读书目,虽然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特别痛苦,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啃完了。书虽是读完了,但并不意味着我就读懂啦,书中对于我有很多模棱两可理解不了的地方,所以决定再读第二遍。

这次阅读要用上精读的方式,哈,在这里说得我好像会精读一样,其实是在江湖听说已久但自己从未真正用上过。这次打算这样读书试试,既解决了输入又解决了输出一举两得岂不妙哉呀!想法是挺好的,实际试了才知道吧,开写!

《故事》豆瓣上的简单介绍: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作者简介:

作者 罗伯特•麦基

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被《指环王》《霍比特人》编剧兼导演彼得•杰克逊称为“上师们的上师”,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皮克斯工作室等机构的专业顾问。

译者 周铁东

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从事电影进出口工作近三十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曾任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出版作品《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

既然这本书叫故事,那么在读书之前先明确几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故事?

什么是好故事?

怎么写好故事?

那就从序言开始吧!作者一上来就写得特别好,从8个方面写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都是什么,都不是什么。

《故事》论述的是原理,而不是规则

《故事》论述的是永恒、普遍的形式,而不是公式

《故事》论述的是原始模型,而不是陈规俗套

《故事》论述的是一丝不苟,而不是旁门捷径

《故事》论述的是写作的现实,而不是写作的秘诀

《故事》论述的是如何精通这门艺术,而不是如何揣摩市场行情

《故事》论述的是对观众的尊重,不是对观众的鄙薄

《故事》论述的是独创,而不是复制

读到这里想必又是一大堆新问题:写故事的原理是什么?是不是掌握了这个原理就能写出好故事?形式不是公式?永恒、普遍的?这里所说的形式和上面的原理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故事的原始模型?为什么又是一丝不苟的?故事写作的现实与秘诀有什么区别?如何做到精通故事这门艺术?写故事该如何做到尊重观众?写故事如何做到独创性?

我在序言中读到以下重要的几点:

写故事不能靠模仿,必须遵循故事的底层原理

故事给人的影响是永恒和普遍的,好故事具备这种特性让人永久传唱

原始模型的故事能给人们带来双重愉悦,一方面认清自我的人性,另一方面体验他人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从而增加生活的深度

好故事是简洁的,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不断打磨的,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故事没有秘密,银幕剧作家和小说作家有着重大区别

不要臆想的去揣摩市场行情,而应当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不断精进写故事的手艺上

对观众最好的尊重是去了解他们,并且让自己的作品超越他们的预期

好故事需要独创性,但不是一味地追求不同而不同

最后作者提出对读者的期待,创作出伟大的电影故事

作者在序言部分并没有对故事给出具体的定义,文中提到一些重要的故事概念有必要做个记号,以便后续阅读时增加理解。

重要概念:故事原理 原始模型 故事设计 故事材质 故事形态

《故事》的写作宗旨即是为了加强你对这门手艺的掌握,解开你的束缚,让你能够表达对生活的原创看法,提高你的才能以超越陈规俗套,创造出具有独特材质、结构和风格的电影。

今天读完了序言部分,明天我们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读麦基的《故事》序言,故事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