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和改变--《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2

上周继续读完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第二部分,17个财富档案也就是17个思维模式,让我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财富观,和有钱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改变?

我把书中的17个财富档案分成了4个部分:态度篇、欲望篇、技能篇、行动篇。

1.第一个要说的是欲望篇。这是第一位的,没有获得财富的欲望,即使有机会获得了大额财富,也不能保存下来。这一部分包括财富档案6“有钱人欣赏其他的有钱人和成功人士,穷人讨厌有钱人和成功人士”,财富档案7“有钱人与积极的成功人士交往,穷人与消极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财富档案10“有钱人是很棒的接受者,穷人是差劲的接受者”,财富档案12“有钱人想着如何两个都要,穷人想着如何二选一”。

在我们的祖辈父辈那里,有钱只是个传说。我们的生长环境和有钱人的世界是天然隔绝的,我们不知道有钱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但传说里对有钱人的评价都说负面的,比如“为富不仁”,“无奸不商”,“地主家的傻儿子”,各种各样的传说里,让你对有钱人这个身份反感、惧怕,只想敬而远之,所以你从潜意识来说,并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所以你会对有钱这件事嗤之以鼻,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和大家一样,平凡、普通,可以比身边的人富足一点,但不会成为有钱人。看一看你身边的人,和你交往频繁的人,有多少有钱人呢?如果你们其中有人正在和有钱人交往,你们会如何评论他呢?一定是“拍马屁”,“势利眼”这些词吧?

因为我们出身于普通家庭,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你只是个普通人,你不配过有钱人的生活,你不配享有有钱人的地位和荣耀。吴伯凡老师曾经讲过一个词叫“冒充者综合征”,你总感觉自己是冒充的进了有钱人的世界,你时时都在担心这些财富会离开你心里充满了不安全感。当你把这些钱挥霍掉了,你心里就踏实了。所以尽管有的人已经很有钱了,但仍然很节俭,甚至吝啬;有的人赚的很多,却没有多少财富。有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作者解读为“如果你说你有价值,你就有价值;如果你说你没有价值,那么你就没有,然后你就会依照你的故事版本而活。”

“如果一株百尺高的橡树拥有和人类一样的心灵,那么它顶多只能长到十尺。”解放你被禁锢的心灵,释放你的欲望,你才能尽情生长,长到你能达到的高度。多年前当全网都在嘲讽“芙蓉姐姐”的时候,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现如今不管她怎样了,她起码走出了自己想要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了有钱人的生活,能学习到有钱人的想法,我们的下一代对待财富的渴望要强烈的多,也催逼着做父母的我们改变观念,能理解孩子们,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他们。

2.态度篇。关于态度,一种是积极的,显性的;一种是消极的,隐形的;除此之外好像没有第三种。毫无疑问,有钱人选择的都是主动的。这部分包括财富档案1"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财富档案2"有钱人玩金钱游戏是为了赢,穷人玩金钱游戏是为了不要输",财富档案8"有钱人乐意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价值观,穷人把推销看成不好的事"。

对我而言,最难改变的是第8个。从根子上来说,我实在不愿意推销自己和自己的观念,无关对错,只是觉得没必要那么张扬,这也和我一直以来所受的教育有关。隐藏自己,这好像是深埋在骨子里的意识,小的时候读武侠小说,感慨高手战胜对手的秘诀就是后发制人,先发反而制于人,对决的时候是先防守再进攻,总要在道义上占个理,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就算赢了比赛,也输了道义,落得众叛亲离。我一直觉得“藏拙”就是为人处事的金科玉律,说多错多,暴露的缺点和不足也越多。不去人前显摆,别人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不会低看自己。但现在来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弱者思维。我已经习惯了防御,习惯了保守,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固执地坚持着,不愿做出改变。

现在我也逐步认识到了展示自己,让别人看到自己能力有多重要,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价值观,我还是不能做到。作者在书中鼓励说,假设你有一个治疗关节炎的药方,能有效缓解这种痛苦,当遇到一个有关节炎症状的人时,你会藏起来不告诉他吗?我想我可能会藏起来,因为我害怕人家不相信,害怕这个药方有我不知道的缺陷或者副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自信还是一种懦弱,还是谦逊,总之,我对自己拥有的能力,或者产品总是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只有我确信我的产品或者能力没问题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自信拿出来。我自己觉得,这也不是完美主义,只是从小到大,被否定了太多,早已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张扬的力量。现在,就让改变从读了这本《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开始吧。觉得产品不够好,就去提高和改善,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就去学习锻炼,然后信心百倍地去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产品。

3.技能篇。这一部分包括财富档案4“有钱人想得很大,穷人想得很小”,财富档案9“有钱人大于他们的问题,穷人小于他们的问题”,财富档案11“有钱人选择根据结果那酬劳,穷人选择根据时间拿酬劳”,财富档案13“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穷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财富档案14“有钱人很会管理他们的钱,穷人很会搞丢他们的钱”,财富档案15“有钱人让钱帮他们辛苦工作,穷辛苦工作赚钱”,财富档案17“有钱人持续学习成长,穷人认为am已经知道一切”。

想要有钱,就要有赚钱的知识和管理钱的知识。然而现实是,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一起缺失了。我自己以前对经济,对商业,对资产都没有任何的概念,是这些年来自己创业慢慢积累学习到一些,但对管理钱财,还是不懂。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可以很方便也很实惠的学习到这些知识,所以想要有钱,要先从认识钱,学习获得钱,管理钱开始。我想我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找这方面的课程和老师学起来。我还想到,财商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如果谁有这方面的资源,我还是很愿意合作的,亲子财富课,想想就觉得有意思。有人说教育很昂贵,回答说你试试无知的代价。这个“无知”也包括对财富和钱的无知。可以让人高兴的是,单单是无知,学起来就是了,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每一个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们都能行动起来,去寻找这些知识,锻炼这些技能。

4.行动篇。这一部分包括财富档案3“有钱人努力让自己有钱,穷人一直想着要变得有钱”,财富档案5“有钱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财富档案16“有钱人就算恐惧也会采取行动,穷人却会让恐惧挡住他们行动”。

“行动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桥梁。”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夜里想了100个挣钱方,天明还是磨豆腐”,改变很难。我们都愿意想象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也希望有一天天上掉下馅饼砸在自己头上,但没有多少人有切实的行动去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一个是惯性的原因,虽然生活不如意,但已经习惯了,改变则需要巨大的能量。二是放不下现在握在手里的东西,不放开手怎么能抓住新机会?现在拥有的可能不怎么样,但聊胜于无,一旦放手了,一无所有怎么办。三是对未来的恐惧,未来会怎样,谁都不知道,凭的全是运气,完全是不确定的,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差距在哪里呢?在观念,在知识,在行动。改变观念靠知识,行动起来靠观念改变。正好,知识在现如今是最容易获得的,做起来也是阻力最小,引力最大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从现在起成为有钱人的条件,就看你是否行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差距和改变--《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