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的标准(摘录)

        当前,我国大语文时代,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语文知识和技能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担当引领学生学习各学科的重任。

      全国著名教师于漪提出一节好课从三个方面思考:

        第一是否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教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是否吸引孩子,让孩子们有材料可想、有话可说;

          第二是孩子们一节课上完后,是否有所得、有所获;

        第三是学有追求、学有方向。设计的问题否有梯度,孩子们是否有“三动”:动口、动脑、动手。

          我认为一节好课:要看老师“教”的行为是否围绕“喜欢你及你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展开教材的整合处理;是否适合学情;是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问题设计是否能让孩子们易学易懂;是否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环节的把控上,是否根据学情做动态的调整,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教师的设计而满堂灌或走完流程,而孩子们没有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是否心中有目标任务、重难点是否明确,是否有效组织各环节,教师在课堂中,在语言行为上体现人文情怀,渗透育德;学生在学习中有无热情,是否有较高的参与度;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学习生态;学生是否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质问问题;学生对新知识是否很好的把握;一节课上完后,学生是否意犹未尽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课的标准(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