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延伸思考-如何看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当对一家公司进行财务安全性分析时候,企业的负债是需要十分关注的。

在学校里,我们学习过用资产负债率判断企业的偿债压力,但这个指标并不很准确,因为企业的负债分为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两种。

而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后者不减少利润,还会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因此,公司在降低负债率方面,应当重点减少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于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来看有息负债。

有息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这些负债的共同特点是有利息。

短期借款是需要企业一年内偿还的借款,长期借款是一年以上偿还的借款。

这里各位老铁要注意了,虽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都是金融类有息负债,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企业破产往往是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引爆的。如果企业长期借款比较多,尚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解决,而如果短期借款比较多,则资金周转不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企业暴雷。

衡量企业的偿债压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息负债】这个指标是最为可靠的。因为现金及等价物没有变现困难的压力,它本身就是现金,如果企业账上的现金及等价物超过了有息负债,说明企业现金类资产以及能够迅速变现的资产足以偿还有息负债,偿债压力并不大。

目前用的很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这些比例中将应收账款、存货等算做流动或速动资产,而各位老铁你们懂得,应收账款和存货是有水分的资产。

先说应收账款。

对于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是处于“上下夹击”的尴尬局面中的。

上游供应商强势,先款后货;下游客户也强势,现款结账是不可能的,下辈子也不可能,账期最少半年,半年后对账走流程又是两三个月,最后开了银承,又是半年后到期。这还算好的,不少中小企业为了销量,对买家资质的质量把控也会下降,搞不好货发出去没几个月,客户就倒闭了,那还谈什么还钱?

这种情况下的应收账款,能收回的究竟有多少?别问,问就是情怀。

再说存货。

存货可以是企业的优质资产,也可能是企业的沉重负担。

在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存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现,成为企业的优质资产;反之,如果公司的产品或因为技术原因被淘汰,或因为过时而处于滞销,又何谈快速卖出变现偿还借款?

有息负债的成本,一般情况至少是6%。

因此,当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低于6%的时候,有息负债就是累赘,因为拿着6%利息率借来的资金缺换不来6%的收益,就好比一个人去银行借了6%利息率的借款去放到了余额宝里面赚取2%-3%的收益,这种行为简称冤大头。

其次来看无息负债。

无息负债主要是经营活动中自动形成的负债,主要包括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税金、应付工资等,这些经营性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在做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分析时,可以不考虑这些经营性负债。

对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多的企业来说,很可能营运资金和现金循环周期为负数,流动比率低得发指,资产负债率很高,如果依靠这些指标来进行判断,很可能你会做出这家公司即将破产的结论。

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家公司很有可能是一个极其牛逼的公司,能有大额的预收账款、应付账款,说明该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地位极其强势,对上能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对下能提前收取客户的资金,用别的人钱做自己的生意。

所以各位老铁,你们还觉得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就一定会破产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CPA会计延伸思考-如何看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