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研班是三级拆书家的黄埔军校”我在这里毕业啦!

早在过级的时候就听前辈说起过“拆研班”几个,后来因为这句“拆研班是三级拆书家的黄埔军校”果断来到了拆研班。

刚入群,就见到了很多大咖,好生向往,记得当时真姐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跟着一句话:“看完文章在听我分享”。要求好严格呀,果断按照要求做了,明天了这里没有老师,没有教练,有的是一群爱学习的伙伴和智慧的观察家们,好生好奇,接下来3个月会是一趟什么样的旅途呢?请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1、自由组队

习惯了被分配,突然自由组队,而且是谁看到了谁接龙,是不是一开始超级刺激呢?我非常荣幸和一组的伙伴们结缘了。我们的组长帅气又负责、观察家团队除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小敏老师外,更有一位国宝级的男神具幽默、细致、能聊的驰驰老师。组长组织大家开会,观察家提醒我们拍照留作记录,你们说贴心不贴心呢?每一次开会观察家们都是有问题必答。连开会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2、必做任务+挑战任务


一看标题就知道是必须要做的,第一阶段的拆书法讲座可就难倒我了,没有见过谁讲呀!着急了,正好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何利芳老师开《拆书法讲座》,立马借鉴起来,可是自己水平太菜,整了好久,最后和组里的开心过怀影,浩姣、锦华一起组队共享资源,团队做战,这样的学习氛围真是太温暖了。当我做到第4个必做任务3小时线下拆书课时,才发觉拆研班的设计是有逻辑和层次的,因为拆书课里面必须将拆书法,更重要的拆书法是我们拆书帮的核心和底层逻辑。

完成了第一个本以为可以放松一下,立马来到第二关:线上1小时拆书课。因为时间不等人,这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个任务21天,稍不留神就到最后一个星期,唯有提前做任务才能心安。拆书课对我来讲完全是陌生的,偶尔听过前辈们的共拆课,也忘记的差不多了。那个着急呀!回想起来都是煎熬时刻,把娃丢给先生,扛着电脑和4本相关的书去图书馆写稿,怎么选片段、选几个、字数、线上如何互动等等不知所措,幸好神仙驾到——观察家。电话求助后写完初稿发给驰驰老师,获得高度赞誉后给予一句话结尾:“我们电话聊聊”。那完聊到手机没电为止,这种无私的付出只有拆书帮才有,真心感恩所有神仙的各路相助,佛说:“遇到的每个人都是来渡你的”。期间完成8个TTT,培训类的书籍8个哦,对没有错,这里不是先必做在挑战,而是混合双打,让你目不暇接。


完成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属于胜利后的骄傲期,前途一片光明,组织一次活动我的盲点和弱项,内心害怕组织活动,借由“忙”字把任务抛朱脑后,严重到想放弃,临近截止日期前一晚,想起了拆书家小敏老师的话:“一定可以完成的,不完成你怎么知道在忙碌的日子里你还可以完成这么多的事情”立马想起补救措施。险些被自己送上敌人的枪口,那大家就看不我的复盘了哦。

马上到最后一关了,曙光出现了,硬是掉下来一个地雷—跨组磨课。而且要是不同组的成员,一个都不熟悉哦,这里的刺激真不少。而且驰驰老师说:“先完成磨课在设计自己的先下课,这样有利于自己课程设计”一语道破任务设计的妙处。我也幸运的和崔咏组长一组,在我还懵懂的时候,幸运被组长选中,我们组邀请到了非常有经验的观察家——付佳老师,早就听说了付佳老师的威力,于是老老实实完成任务,实在想睡觉也先写完大纲初稿再去睡觉,这就是拆研班的魅力—-让你的能力被激发。

磨课结束自己的独立完成一个线下3小时的拆书课开始了,首先语音观察家驰驰老师“怎么选书—-选择自己熟悉的,能够驾驭的;选片段——4-6个有逻辑关系的片段;同时把自己的各种担忧向观察家诉说一通,此时的驰驰老师是不是像级了心灵导师+符能师。



3、多方赋能 陪伴成长

线上直播上课的时候,看到怀影没有来直播间,心理一点都不踏实,这里的友谊就是这么真实和发自内心,正如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一起陪伴符能一起成长,这是一段珍贵的学习之旅, 祝愿每一个爱学习的人都收获满心欢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研班是三级拆书家的黄埔军校”我在这里毕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