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001|财务自由的门槛及其实现(上)

财务自由的定义

财务自由是许多人的梦想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可以解除枯燥工作的束缚而去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或者人生。然而关于什么是财务自由,如何才能达到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到底是不是一场骗局等等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在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达到财务自由这一话题上就上有胡润2017年发布的2.9亿论(即一线城市拥有2.9亿资产、二线城市1.7亿资产),下至互联网传播极为广泛的财务自由九段论(由低到高分别是:菜场自由、饭店自由、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工作自由、看病自由、房子自由和国籍自由)。

尽管胡润报告里论述的是财富自由,但财富自由和财务自由的核心是相似的,即不依靠工资性收入就能覆盖个人支出,其中的差别就在于资产性收入的多寡。简单地说,你可以把财富自由看作财务自由的进阶版本,但也是属于财务自由的范畴之内。所以当看到胡润说需要上亿的钱才算勉强达到自由的门槛时,也不用感到过于绝望。凭借清晰合理的规划和持久努力,只要运气不太差,财务自由还是有望实现的。

在讨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前,明确财务自由的标准是必要的。尽管如上一段所说,财务自由的核心就是资产性收入超过生活开支,但要定一个大致的范围还是很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欲望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活开支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导致网上讲财务自由分层的原因,不过这种分层设级其实很难有所区分,实用性有限。就以菜场或者买菜自由来说,买国产蔬菜水果肉蛋奶和买进口的价格差别是不小的,买普通的和买有机的价格也是不相同,而这又是必选消费,日积月累在这一项上差出的金额就不容小觑。简单地说,一个常年累月购买进口和有机食品的人,其财富水平大概率远超过一个购买国产与非有机食品的人,但这俩人都可以属于菜场自由的范畴。因此在确定财务自由的标准时还是要参考本身就容易量化的标准。

从财务自由的定义出发,我认为所在地平均工资水平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数据,因为平均工资可以看作平均回报以及衍生出的平均生活水平。如果资产性收入超过平均工资水平就意味着你获得了所在地的平均劳动回报并至少能达到平均生活水平。之所以说至少是因为财务自由并不能只参考平均工资。作为一个财务自由的人应该拥有一套自有产权的住房,并且在计算资产性收入时要扣除通胀的影响即不能将当年资产性收入的全部进行消费,必须拿出一部分追加投资以此来尽力抵消通胀的影响。总而言之,财务自由的标准大抵可以定为在拥有一套自有住房后,你的资产性收入的一部分超过居住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获得超过平均的生活质量(因为平均工资的统计中有相当的人要交房租,从而抑制了生活质量的提升)。

简单的说,财务自由可以表达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财务自由=自有住房+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资产性收入

关于住房自然也是有一个相对的量化标准,因为一套别墅和一套公寓的居住环境、居住价格大概率是不一样的,而不同公寓在不同地段价格也会出现明显差距。所以在这里以75平米(两居室一般在60平到90平,取中间值)和所在地平均住房价格计算一套住房所需要钱。因此公式就变成了:

财务自由=75*当地每平米房价+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资产性收入。

如果拥有一套75平米的公寓,且不依靠工资就获得超越居住地平均工资的收入,就可以称得上是财务自由了。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拥有更大更好的住房和更多的资产性收入,就可以说是向着财富自由的方向在不断前进,也意味着财务自由的安全程度越大即迈过财务自由的门槛后很难再掉出财务自由阶段。

(本文完)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讲简述财务自由实现的方式,关注我以便获取最新文章的更新消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001|财务自由的门槛及其实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