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然探店 | 王府井的“和平菓局”绝对是情怀的归宿了

我常和朋友们说:了解城市的历史,才能体会到它的底蕴和气质。

这个过程,就像了解一个人:纵观婴儿时期到老年的整个时间段,才有可能客观的评论TA做一件不可以思议的事情动机;如果你是听说TA做了什么事儿,就行使自己的“键盘侠”特权,那还是请你善良闭麦。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想它在二十年前、五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是什么样子。

“和平菓局”的微缩空间,让我身临其境几十年前的北京。

它位于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于2019年8月12日正式开业,总体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重塑了半个世纪前老北京的街景与胡同风貌,打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空间。

从王府井百货大楼顺着插满风车的电梯,下到地下二层,一下就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

幽深的胡同里的人家,门口晾衣绳上挂着两三件衣服,家里人都想骑、比较抢手的大二八自行车靠墙而立;

胡同拐角处是下了一半的象棋棋盘,小马扎围在棋盘四周,看全盘的局面,休闲的大爷们应该刚刚起身回家吃饭;

再看墙上贴着居委会通知书、警示语、宣传标语,高度还原了朴实无华的市井生活。

自行车车铃声、人与人见面扯着大嗓门一句“吃了么您呐”、孩子们的追逐声、切菜声、炒菜声、叫卖声...好像声声都在耳边,却又有点遥远。

胡同就是生活的缩影,掺杂着人情味和烟火气”,我游走于其中,好像能真切地感受到那里的喜乐悲欢。

走出胡同的小家生活,就可以看到大家休闲娱乐、出行的场地了。

走进火车站,东风1957列车停在站台边,昏暗的车厢、搭配蓝色的座椅、小桌板。

“列车到站,请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列车员的播报声,声声相连,秩序井然。

录像厅、剧院显现了北京当时的文娱标准。

“劝业场”是近代北京第一幢综合性商业建筑,柜台塞满了健力宝、不倒翁等童年物件。

逛累了,可以落座和平小吃街尝尝老北京小吃。

卤煮炒肝爆肚,豆汁焦圈炸酱面,各种老北京特色小吃陈列一排,木桌木椅、木盘木碗满满的仪式感。

此图来源于网络


上面的图片源于网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导致的旅人少,本次我看到的小吃街基本全是空桌。

和平菓局是一个可以让你静心逛好久的地方。

门口的塑胶老奶奶、磨药的小孩儿;大哥大等老物件、路边的老式爆米花机、修鞋摊,无一不充满情怀。

怀旧情怀固然珍贵,但体验过后,有对比才发现当下这个时代物质如此丰富、生活如此便利。

小时候留作记忆,现在的话,珍惜眼前的一切就好咯。

你可能感兴趣的:(瓷然探店 | 王府井的“和平菓局”绝对是情怀的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