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03

在因果前面,抱怨有什么用!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北宋年间,一个村庄里有个十来岁的孤儿,身患腿疾,只能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

有一天,这孩子发现村子里的有条河在涨水时,很难通行。于是,他每天捡块石头,堆在河边。

一天天过去,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们一开始不解何意,现在也逐渐明白孩子是要修一座石桥,为大家行走方便。于是也纷纷加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石桥开始建造,谁知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孩子却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桥终于建好,一场大雨中,孩子突然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众人愤怒之下,指责孩子如此命苦,为何苍天不公!

就在这时,包拯因公事来到此地,百姓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包拯听闻事情经过,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京后,包拯面见皇上,将路上见闻一一禀明,独独未提题字一事。说完便要退下,却被皇上拦住。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龙子,可这皇子整日啼哭不止,于是皇上特意让包拯去看看。

包拯一见那孩子就惊呆了,原来孩子的手上竟写了一行字“宁行恶勿行善”。正是自己先前所做,包拯赶忙伸手一擦,那字竟瞬间消失。

可这字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胎记而已。皇上见皇子的胎记消失,唯恐孩子的福根不再,便大声斥责包拯。包拯连忙将自己在气头上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不解,命令包拯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需三世恶报才能偿还。阎王原本安排孩子,第一世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双目失明;第三世雷击惨死。可那孩子转世后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阎王便让他三世恶业一世还。而他积福甚多,才能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改变。生活的苦,不在于多苦,而在你是否努力。这世上,谁的人生不是充满了苦难。荆棘之路,虽然难走,但只要过了,便是一片坦途。

在因果面前,所有的抱怨都是无用功。 善心之人必有善果。人生,祸福因果定,想要幸福,就要广种善因。

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因缘各异。一帆风顺、跌宕起伏都是命运。与其抱怨世态,不如鼓起勇气,做出改变。

不贪,欲念就少;不嗔,心就易平。常知足,常珍惜,常感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