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和孩子聊聊天,人人都能学的育儿法

  经常有父母说,现在孩子都不愿意跟我们说话,其实我也不太愿意和父母聊天,每次我一说和老公怎么有分歧,妈一句话,谁让你嫁那么远,然后就是扒拉扒拉各种抱怨。不是不想说,而是一说就会被批评被抱怨。

  还有一次,三岁的儿子上厕所出来,“我尿到裤子上了”我大声说,哎呀,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小心呀。不是说了吗?要往前去点。其实当时看了之后发现只有外裤上有一点点。过了一会儿,他又上了一次厕所。出来没说话,但我发现他走路的时候怪怪的,腿的姿势不对,我拉着他问,他不愿意说,我一摸发现里面打湿很多,当时我就问你怎么不说呀,这么冷……。

  直到我看到《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这本书,才反应过来,其实是我把孩子说的大门给关上了,看似小事里面透着大问题。


  当孩子发生问题时,我们要试着先去和孩子聊聊,而不要急着去责怪。小时候可能是一句实话。长大后则可能是更多的内心活动。


  布拉夫曼著的《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告诉我们父母只有正确理解孩子的焦虑,才能真正地接近自己的孩子。


  《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书中通过24个案例,年龄从十三个月到十六岁。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从我们可能平时比较常见的如一岁多咬人,三岁不会用便盆,尿床尿裤子等等,还有不常见如身体某个部位持续疼痛等等。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作者布拉夫曼点评。自我感觉作者分析和点评是这本书重点。

走进才能看见,看见才能发现:期望不清晰,孩子才迷茫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如某天孩子翻着眼睛讲话,大人们哄堂大笑,孩子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许可的,重复的做,大人重复的笑,笑完再去制止,但却总是止不住。然后大人会觉得孩子不听话。

  当看了书中那个十三个月见人就咬的例子之后。经过作者布拉夫曼分析,才知道,其实类似问题跟父母关系最大,因为母亲觉得这个行为不对,父亲则认为孩子小没有其他可供利用的武器,咬人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主张的正当手段。

  就是这种不清晰的期望,导致孩子迷茫,见人就咬。上面说的也是一样的,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期望,孩子才能不迷茫。明确告诉孩子这件事是对错,能不能做,我们总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给他明确的答案,大了再强制让他改。

走进才能看见,看见才能理解:无法感同身爱,也请耐心聆听理解

  听过八九岁还大便失禁的孩子吗?听到这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那这个孩子一定脑子有问题,作者布拉夫曼就遇到了,他通过和孩子聊天引导,才发现孩子因为爷爷离开让他一直无法接受,接着父母不断争吵让他认为父母会离婚离开,才导致他用大小便失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另一个三岁便秘的小孩子也是为父母的焦虑,而让他感觉到恐惧,换句话就是父母紧张感染了孩子。而这些都是需要走近孩子去听去看才能理解的。

  曾经看到一句话“当你认为你的孩子需要看心理医生,建议你先来”。书中大部分的例子都是如此,不管表象是什么问题,每个问题都是一种情绪表达。

  比如那个六岁从弟弟出生后,开始偷东西、“自慰”的小姑娘,父母运用了作者布拉夫曼的解读其实这种“自慰”只是想拉长自己的阴蒂,想让自己变成小宝宝小男孩。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把感受告诉我们可能会比用其它方法发泄更好”。

  从这些小表象,甚至孩子的某句话“我想变成小宝宝”都是能看到一些隐藏的问题,可能小宝宝有她羡慕的特权呀等等。

  这些问题在二胎家庭也经常会遇到,就需要父母更加耐心走进孩子,方法可以从书中学到,但是关爱感受孩子则是需要每个父母需要发自内心去做的。

  孩子也有情绪,但是她们不会表达,需要我们耐心的去感受,需要我们再忙也要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哈佛心理学专家吉尔博特说过“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伴孩子1个小时而遗憾。”

  三思而后行同样适于养育孩子,在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三思再说出口,走进才能看见,看见才能发现,从而理解。而如何“思”《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有很多实例,同样也传授给你方法,让你学着去聆听孩子,去解读孩子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和孩子聊聊天,人人都能学的育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