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 不盈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代得道之人,精微、奇妙、深奥、通达,他们深邃得无法看清。因为无法看清,所以只好勉强形容一下:他们小心谨慎,就像冬天在冰上行走;警觉戒备,好像深畏来自四面的攻击;庄重严肃,好像在别人家做客;亲和平静,就像冰将融化;纯朴厚道,就像从未经过雕琢;豁达开朗,就像深谷;深厚宽容,就像浊水。谁能使污浊的水静止下来,慢慢让它澄清?谁能使安静的事长久运动起来,慢慢演化出生机。保守“道”的人从来不想盈满,因为不盈满,所以能不断更新。

理解:

实际本章重点在于描述道作用于人身上的表现,作者在尽力描述这个人的行为是怎样表现的,由内心延伸到外在的表现,全部都引用动是自然界当中的事物进行比喻。其中最让我琢磨许久的是最后这句:“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查看了许多的译文版本,发现大家的解释都有不同,经过我的反复琢磨思考,更加考虑到前后逻辑性关联,我个人比较推崇这样理解:浊后有静,静后有清,清后能安,安后有动,动能有生。其实就是说动静之间相互转化到一个过程,也是人的内心转变的过程,面对动荡需要安静以待,随后才会愈见清澈,清澈之后安其当下,然后伺机而动迎来勃勃生机。最后说秉持这个道的观念不骄傲自满的人,就能不断的摒弃旧习创造新的成就。这也恰恰说明了道家倡导的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避世的态度,道家主张守元抱一,变化的永远都表面的现象和形态,背后有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在推动事物的发展前行,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个背后的规律,在动静之间做到转换平衡,在混浊不清的动荡状态要保持定静,保持定静就一定能看到清澈,然后安住在当下,心安之后再行动,最后才能创造生机有所获得,这与《大学》里面所说动:“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其实如出一辙。

实际应用:

这是老子讲做人的道之后的最理想化的形象表述出来,其实往往感觉最普通的人确是最懂得用道之人,因为小心谨慎,内心警觉敏感,严肃又亲和,淳朴又豁达。这种被崇尚的人格是低调谦虚的,永不盈满的,所以表面看上去是非常安静平和,但却又非常的积极进取充满活力,保持这种方式不断修炼自己,那么自己就永远在进步,不断去除过去不好的地方,不断更新自我。目前我们的时代在飞速转变,从吃不饱饭的年代一下子变化到强起来富起来的生活,从物质匮乏到物质爆发选择困难,这些都是时代对我们的新一代人为人处世的新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前这些社会的变化呢?那就是秉承这种抱元守一的原则,至虚极守静笃,在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现象的时候要能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而后又能安于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有所行动从而有所获得,正所谓正确的选择,持续的坚持,勇敢的放弃,这就是人生最需要做好的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找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别左顾右盼,莫贪多求快,不要误入乱花迷了眼;二是明白如何坚持,好走的路上景色少,人稀的途中困苦多,勿随意盲从,忌一味跟风,坚守好这一刻,才能看到下一刻的风景;三是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你才能收获黎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五章 不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