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内容及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阅读者。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每个年级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常用的阅读策略单元有复述、预测、提问、图像化、联结、推理、概括、快速阅读、有目的的阅读、自我监控等,统编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三、四、五、六年级上册分别编排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有目的的阅读四个阅读策略单元。其中预测和提问是阅读的基础,培养阅读的主动性,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阅读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方式及内容

阅读策略单元一般编排3~4篇课文,精读课文学习阅读策略,略读课文综合运用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运用。

打开阅读策略单元,我们会发现很多精读课中有旁批,精读课文中要学习的阅读策略,是通过课文里的旁批和课后练习题总结归纳出来的。旁批是成熟的阅读者思维的外显,统编教材把成熟阅读者的思考用旁批的形式呈现出来,启发学生模仿,一边读一边思考,从而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旁批除了起到提示作用之外,也有总结作用。在阅读策略单元中,旁批和课后练习,让每一课的训练策略清楚而明确。

二、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的内容

精读课学习阅读策略,略读课就是根据所学的阅读策略进行实践。

精读课文学习阅读策略,略读课文实践运用阅读策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又总结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阅读策略。

从三年级起,统编教材有计划的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的预测单元,让学生边阅读边根据文本提供的线索进行预测,比如,通过题目、插图、文本里的线索、篇章结构、生活经验等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年级的提问策略单元,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提出问题,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阅读速度的编排,在五年级上册,意在引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较快的理解把握阅读教材并获得需要的信息。六年级编排了有目的阅读,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学习任务或生活需要,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快速阅读,哪些内容需要精读。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能力。

三、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阅读策略单元是个全新的单元,无论从编排体例还是教学目的来看,都较普通教学单元有极大的区别。那么,如何进行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呢?

1.不建议预习

普通阅读单元一般要求学生预习在先,但阅读策略单元不建议学生预习,最好是第一次读课文,以便如实反映真实的阅读情况。但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学生可能提前读过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在读课文时有意识的运用上学习提示中的方法,交流阅读情况时,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阅读时是否有困难,第二次阅读用上所学方法,以便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还可以补充同类型或具有相同特点的阅读文本,学生能够再一次实践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阅读策略是单元学习的重点

从学习内容上来说,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重点除了解课文内容,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阅读策略及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后交流阅读感受和总结阅读方法。因此,阅读策略单元要围绕提示语和课后练习题设计教学环节。

3.学习在课内,运用在课外

阅读策略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不断练习,因此,绝对不能只在阅读策略单元中训练,要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的运用阅读策略。

总之,面对阅读策略单元,教师要积极研读教材和教参,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从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有目的阅读等方面,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

读书感受:

阅读策略单元的设计,是统编语文教材,对阅读方法的梳理和总结,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阅读策略单元当成普通阅读单元学习,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在阅读策略单元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没有在课外阅读中大量实践,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没有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正如韩老师所说的,阅读策略单元最好不要提前预习,有的提前已经阅读过的学生,可以补充相关的课外阅读,进行训练,当然大量的课外阅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到的方法,只有经过练习、实践、运用,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高年级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内容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