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关键“抓”要领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学”。所以,听课不但要“听”,还要“看”和“记”,更要“思”,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掌握听、看、记、思的要领,才能提高听课的实效性。

01  听什么、怎样听

听课时首先要做到集中精力。

一要听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听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如语言是否清晰流畅、是否简练形象、是否使用普通话、学科术语的表述是否科学准确等);还要听教师的语言艺术(如,对问题的提出与阐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讲解、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对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等,是否严谨、直观、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驱动力,是否具有激情等)。

二要听学生的课堂发言。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的程度,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思维障碍,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听学生发言主要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清楚地表达,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其观点是否有创意,能不能提出有见解的新问题,学生交流时的谈话,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的发言等。

02 看什么、怎样看

首先,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1. 看教师对课标的把握、对教材的领悟和处理是否准确到位;

2. 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 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切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主要看是真活动还是伪活动,活动中学生是智力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是大多数参与还是个别参与);

4. 看教师的教学是不是充满激情,能不能激发学生;

5. 看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有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6. 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没有运用,使用是否得当,等等。

其次,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 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的多少。如,活动的次数,参与活动的人数,回答问题的人次等;

2. 看学生在活动中的状态。如,是否善于动手操作,与同学交流时是否善于发言,小组讨论后是否能积极勇敢地汇报,是否能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学生板演的情况等;

3. 看学生在探究问题中的表现。如,对问题是否善于思考,是否会思考,是否敢于发言,是否会发言(即发言的水平)等;

4. 看学生的学习氛围是否高涨。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师生配合的默契程度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