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人应该怎样读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总是有用的。当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却可以见微知著。

从读书的角度看,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书是为了掌握技能,通过各类考试,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这两种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别,但假以时日,他们的智慧水平将会有天壤之别。只有后一种人,才配称为“读书人”。

现在,我想把万维钢老师关于如何读书的经验传递给大家。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为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了。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以下是强力研读的具体做法,它的核心技术是做读书笔记。新书要读两遍一本书应该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你不可能掌握到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读书人应该怎样读书?——《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