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极致的过客

(一)

  梁遇春先生说,有的理想主义者不看人生,只在那里做他的好梦,天天过云雾里的生活;有人明知人世充满了缺陷和丑恶,却调过头来专向太阳照到的地方注目,满口歌颂自然人生的美,努力去忘记一切他所不愿意有的事情;还有一种人,整个心给人事各种龌龊事扰乱了,对一切虚伪、残酷、麻木、无耻采取攻击和厌恶的态度,仿佛世上只有毒蛇猛兽,把所有歌鸟吟虫全忘记了。

  梁遇春在这里有所指责,但人毕竟是各各不同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所见皆是宿命。在这繁杂的世俗中,要有足够的免疫力,才能养好一颗心。凡事拣好的看,拣好的听,这并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说,四时之景皆可玩赏。春天的黎明,可以看到山顶上微微泛着紫色的轻柔的云朵;夏天的夜晚,即便是没有月亮,暗夜里还有萤火虫飞来飞去,下点雨就更有趣味;秋天的黄昏,乌鸦归巢,大雁远飞,虫子的鸣叫声和风声让山谷变得更加热闹;冬日的清晨可以观雪,可以生火盆。

  每个人都会经历四季,但只有看见了,它才叫四季;花开花落,月落月升,最是寻常不过,但也只有留意了,它才叫美景。

  按照如上的思路,挑挑选选,说几件温暖的事儿。

  昨天去新城中医院,上了9路公交车,发现每个座位上都铺着一张棉垫子。好久不坐公交了,不知道这是统一的要求,还是9路车的新创。公交车的座位,大多是铁制的,或者硬塑料的,冬天坐上去,如果衣裤薄点,一下子能冰透。现在有了棉垫,就软和多了。

  昨晚查资料,在一本书里发现女儿留给我的小纸条:你是我永远的好爸爸!看字迹是她三年级时写的。当时可能在书房里玩,看到我案上的书本,就留了张条,大概是要给我一个惊喜。或者我给她买了玩具,她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觉得写成纸条更加隆重有仪式感。但我现在打开,更加惊喜,同时还有不少感慨。她那时小小的,对什么都感兴趣,而现在已经长成大高个儿了。

  晚饭后去学校,见图书馆前的水泥台子上坐着两个女生,天黑了,看不清在干什么,走近了才发现她们在吃方便面。见我过来,连忙起身,抱着面桶深鞠一躬说:“老师好!”我说好好,你俩的日子咋过得这么艰难啊?她俩都哈哈笑了。看来下午放学后,两人没有回家,也没有去食堂吃饭,上晚自习前在小卖部买了方便面,去教室楼道的饮水机上接水泡好,就坐在一起去吃了。

(二)

  今天还通过朋友间的介绍,加了两个微信好友,一个是胡洪侠,一个是俞晓群。

  胡洪侠先生有两大创举。一是创办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二是创办“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是中国读书界最重要的评选活动之一。现在是《晶报》总编辑。另外,他家长四万多册图书,是国内知名的藏书家。

  前两年我热衷于海豚出版社的精装书,觉得他们的装帧设计太漂亮了,而买的那些书,不仅可以读读,还可以欣赏、把玩和收藏。这批书里面就有胡洪侠先生的《书中日月长》。

  加了微信之后,他把我拉到他的读书群“夜书房”里。这群里有几百个同好,大伙晒书评书,很热闹。在这个群里,见到了俞晓群先生,就是海豚出版社社长,于是申请加了微信。书架上有一本他的精装书《可爱的文化人》,以及他主持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一些书,拍照给他发了过去,算是打了招呼。

  在业余的时间,我也读书,也藏书,也写书,自然就很崇拜这两位先生。今天能在微信上相见,在我来说,一是有缘,二是有幸。

  在群里交流时,胡洪侠先生的一段话使人很受启发:

  “忽然想说几句和“藏书观”有关的话。什么叫顶尖高手?就是在自己深爱的领域里持续深耕,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不计后果,乃至不计生死——某日听到这段话,我立刻联想到自己的藏书。我们号称爱书,我们做到极致了吗?不计后果了吗。所以,不要老惦记着想百年之后藏书怎么办,爱怎么办怎么办!关键是,在世一日,就把自己热爱的事业尽一己之所能往极致方向推进一步。我原来准备开始做减法,现在不这么想了:为什么减?喜欢就买,就读,就写。书自有其命运,在群籍面前,我们都是过客。但是,我们要做一个极致的过客,追求极佳体验,乐于和同道分享,将自己与书的美好关系保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如此足矣!”

  这就解决了几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藏书,为什么写书。以后别人再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用这段话去回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极致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