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凤老师的观摩课

       7月31日下午,在崇德楼二楼三七班的教室内气氛严肃而不失热烈,同学们聚精会神,表情专注,正积极地参与在课堂学习中。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节观摩课的活动,主讲教师张凤凤正在通过脊蛙实验向同学们介绍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凤凤老师授课的主题

       这节课也是省优质课的汇报课,神经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物质运输方式、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知识点紧密联系。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并有利于建立知识网络。所以本节课选课准,定位高,综合性强,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平顶山市教体局生物教研员边辉老师和平顶山市首届名师、市三高的李少杰老师也亲临现场观摩指导。
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的第六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杨璞、周莹莹,主持人张春阳,高三实验班任课教师王永彬也参与了课堂观摩。

       凤凤老师首先利用脊蛙做了一个反射实验从而引入新课,这样的课堂设计从一开始就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利用硫酸进行脊蛙的反射实验,课堂一开始就定下来科学探究的基调。
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进行“先学后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就不讲。通过预习及反馈,整理出本节课的授课重点。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师生协作,共同完成课堂演示实验。课堂上,凤凤老师采用手机投屏技术,让微观实验现象能够宏观地表现在多媒体上,提高了课堂的直观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设置问题串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让课堂更有层次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生物学科教学特点之一。
利用微课、动画、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材料补充,突破重点,强调难点。
本节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和节奏把控都值得肯定。
精心设计的“迁移应用”和“课外探究”,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等这样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观念的养成。
老师们听的也很认真,也间接体现了这节课的魅力!

       课后,老师们在生物办公室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肯定优点,对存在的问题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改进思路和措施。

凤凤老师首先向大家汇报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中的困难点和解决方法,课堂讲授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供大家评课参考。
大家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从考纲要求、知识处理、师生互动、教态情绪、教学基本功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最优方案。

       最后,大家认为本节课有如下优点,值得学习和推广:1.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观念;2.多种教学技术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3.突出实验探究思维的培养,与高考方向吻合;4.课堂环节完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提出的改进建议有:1.语言需要更加精炼、更加具有感染力;2.知识处理体系化需要进一步完善;3.课堂时间有些紧张,需要调整个别知识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讨论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凤凤老师的观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