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寨中学不言而喻的规矩

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学四年级,我学到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的一首小诗,题目就叫《瀑布》,原文如下: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真是一首好诗,语言简约凝练,比喻生动形象,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的节奏感,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奇、美观,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于我而言,“还没上到初中,先听到初中的规矩。”

我以前就说过,我们那一届学生很是特殊,小升初那年增设了六年级,于是初中不能全盘接收,大概一半人晋升到初一,剩下的一半人升级到六年级。

以前考试地点都在邵寨中心小学,小升初的考试地点则在邵寨中学。那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掀开她神秘的面纱。那一年,我幸不辱命,没有名落孙山;那一年招生的黄榜张贴在邵寨街道农贸市场第二排最靠东边房屋的侧墙,第一名是东国小学的王宏伟,我五年级的同班同学。第二个看名字就是女生,孙文娟,后来成为我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

第二次去往邵寨中学是在2003年7月初的某一天,去拿录取通知书,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也是我的学长。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天气很好,晴空万里,白云朵朵,凉风习习,大地上绿树成荫,麦苗青青,蝴蝶翩翩。从天下往下看,麦田鳞次栉比,像是画家手边所用的调色板,只是颜色单调了点儿;塬上的小路弯弯曲曲着延伸向远方,就像是脑海中迷惘面容的故乡的那条小河,又像是束着邵寨塬这位大美人纤细身材的腰带。

我们两个小小人儿,一个刚刚小学毕业,一个正上初一,一人骑了一辆二八大杠,向着邵寨中学的方向驶去。

可惜我扑了个空,负责发放录取通知书的老师告诉我,就在前不久,我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人领走了。我想肯定是同村好友,或者相熟的同学帮我代领了,于是只好驱车而返——先离开这里,然后静静等待消息。

骑自行车大家都会,初学绝对不易——平衡不好掌握,但这是一个只要你一旦学会注定终生不会忘记的技能。上自行车在我看来也有两种形式,一种贵族式,一种平民式。贵族式是什么意思呢?就如同古代达官贵人上马一样,一般门口有个“上马石”,也叫“骑马石”,上马时用来垫脚。这是一种不用助跑就能启动自行车的方式,找一个类似于上马石的地方,把脚踏调高,使劲踩下,车子就会跑起来。平民式呢,需要助跑,就是在平地上先推着车子跑起来,给自行车一个初速度,然后左脚踩在脚踏上,利用惯性在车子跑动的过程中,右腿翻越车身,把屁股放在座垫上。

“右腿翻越车身”在我看来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男人式,一种是女人式。男人式就是从后上,右腿伸直,从后轮上空越过;女人式则是从前上,右腿弯曲一直抬高,越过自行车的横梁。为何会有男女之分呢?主要是女人会穿裙子,如果采用“男人式”这种上车方法,由于身体前倾,打开胯部,伸直右腿,抬高屁股,动作幅度太大,极其容易走光,出现不雅画面。

我那时正处于小学生与中学生的过渡地带,自然也是爷们,纯爷们,当然采取的是男人式上车法,当然属于平民式——那种贵族式有点矫揉造作,娘们唧唧的,一点儿也不霸道和大气。正如手游“王者荣耀”里夏侯淳的人物台词——独眼,才是男人的浪漫。瞧瞧,多威猛,多豪迈,多霸气!

正当我要骑上自行车溜之大吉时,同行的人,小名叫做“宝宝”,善意地提醒我,但见他脸色很是庄重,认真而又严肃地说:“邵寨中学有个规矩,校园内不能骑车!”我当时愣了一下,十分不解,但是转头一看其他前来拿录取通知书的我所不认识的人,全都推着自行车在走,果然一旦出了校门,才发动车子骑行而去。

在回去的路上我没有询问同伴邵寨中学为何会有这种大家约定俗成的所谓“规矩”,原因在我想来,一是为了安全起见,学生骑车技术参差不齐,校园内青砖铺就的中轴道宽度也就四五米的样子,容易发生撞车这种情况;二是为了表现对于知识、学识、学校、学堂、老师、师长的尊重和敬意,而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这就有点类似于古代的下马台、解剑亭,到了某些重要的场合,如皇宫、孔庙、书院等,为了表达尊崇与敬重,往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将军解剑”。反过来,皇帝对于股肱之臣进行褒奖,赐予特殊待遇,享受部分特权,允许其“剑履上殿”,也就是面见君王或者上朝之时,可以佩戴宝剑,穿着鞋子。这类人有“萧何、董卓、曹操、杨坚、李渊”等这些权臣、重臣。

古人有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邵寨塬上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不信你看过去人家木制门头上面的斗方题字,多半都在表达这个意思。

你看,还没有进入邵寨中学学习知识,我已经学到了此生极为重要的一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邵寨中学不言而喻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