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5):青春与衰老

关于年龄与衰老:

Comment:

想到一些亲戚长辈,物质生活富足,除了念叨生活的苦再无其他营生,妄想重重叠加,把获得快乐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可儿女无论如何做都无法令他们满意。也是可怜人!

有幸尚未翻过人生山岭时读到这本书。与青春的恣意相比,我更期待老年的自理自足。

摘录如下:

“在青年时代,我们之所以感到喜悦和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在于,我们正在爬山,没有看到死亡;因为死亡在山另一面的山脚下。”

“站在青年的立场来看,生活就是无尽漫长的未来;但站在老年人的立场来看,它却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往。……我们活得有多久,就知道生命有多短。”

“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在怀念着一个遥远的地方,但实际上,我们只不过在眷恋我们在那个地方度过的光阴,那时我们即年轻,又充满活力。……时间戴上了空间的面具,欺骗了我们。”

“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年的长度,与这一年除以我们的年龄所得的商数,是成反比的。

尽管童年岁月只包括十五年时间,但这十五年却是生命中最长的时光。”

(Comment:尽力陪伴,给孩子快乐、精神富足的童年。)

“我们人生的前四十年提供给我们的是文本,而随后的三十年给出的是对文本的阐释。”

“如若一个老人还保持对学问、音乐、戏剧的热忱,如若他还对外在事物产生一定的敏感,有些人到了耄耋之年仍然如此,那么他就够幸运了。到了这个岁数,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给他所带来的福分,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不过,大多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到了高龄之后,越来越像个机器人。他们也在思考、说话,但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一点事情。……和这些老人聊天,就像在一盘散沙上写字,字刚写完,字迹几乎直接消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5):青春与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