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最常见的五种逻辑框架

以前写文章,一些公文比如工作总结,我运用最多的是总分总结构,先提出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然后进行具体的论述,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

案例分享我一般会采用问题结构,首先回列出咨询对象的问题,然后运用专业知识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部曲是非常适合案例分析类的文章的。

除了公文,平时写的一些随笔和心情故事就很少文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了,都是想哪儿写哪儿,所以很容易造成文章结构混乱,各种观点都凑到一起,即使勉强成文,也很难有出彩的地方,这两天通过讲课,我对文章的逻辑框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逻辑框架就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需要写作之前先精心设计。

1.经典的问题式结构

问题式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eter老师举的卖“时间管理”课例子,如果让我写,没参加训练营之前,我很有可能就会按照一般的写作方式,“苦口婆心”劝读者买单,非常被动,新媒体写作的结构能够切中读者的痛点,引起兴趣,产生共鸣。

2.万能的总分总结构

这种结构分为三段:开头点明主题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论述你的观点论点,当然论述观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并列式;最后呼应开头,总结升华观点。逻辑非常的清晰,真的很万能,很好用!

3.并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中各个主题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经常和总分总结构结合起来使用。公众号中很多爆款文,特别是一些情感类的文章,采用的都是这种结构:几个并列的故事,每个故事加上自己思考与感悟,最后总结的时候加上金句,升华主题。

4.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有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和程度的递进。这种结构逻辑层层深入,分析透彻,有点像剥洋葱的感觉。递进式结构会增加文章的深度,也经常和万能的总分总结构结合起来使用。

5.正反对比论证

这种类似于辩论赛的结构会让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证更突出,更有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正反对比结构,通常有人与人对比、事物与事物的对比、观点与观点的对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最常见的五种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