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啦,今年是我们小四班小朋友第一次在幼儿园过端午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习俗活动,我们幼儿园也举办了很多关于端午的小活动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了解端午节的历史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小问号做到大屏幕前静静的聆听老师讲解屈原的故事。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二、挂艾蒿、做香包

我们教室的二楼种了一些艾蒿,老师带着孩子们去二楼拔艾蒿,看到艾蒿孩子们非常的兴奋都想去拔,他们凑近闻了闻说:“这个味道不好闻。”

闻艾蒿的味道

LL:“老师,艾蒿为什么是这个味道呀?”

教师:“艾蒿中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我们拔了几棵艾蒿回到了班里,有的小朋友在和老师一起给我们的门挂上艾蒿,有的小朋友则和老师在一起用艾蒿的叶做香包,用来驱邪。

制作香包

DD拿着做好的香包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要把这个香包送给我的好朋友ZY。”

三、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其中一个活动。那我们没有真正的龙舟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呼啦圈来当作龙舟呀,每个孩子一个呼啦圈,后面的小朋友拉着前面小朋友的呼啦圈,一只长长的龙舟就完成了。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不亦乐乎。

赛龙舟

四、吃粽子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吃粽子啦,那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原来,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今天中午食堂阿姨来进课堂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演示怎样包粽子,每个小朋友都瞪大了双眼。阿姨包的是大枣馅的粽子,我们还观察到粽子是三角形的,粽子里面放了一些糯米。

包粽子

下午吃加餐的时候吃的粽子,孩子们看到粽子都非常的开心,可是有的小朋友不会拆粽子,老师在前面给小朋友们演示,我们先把系的结打开,慢慢的把粽子的皮拆开,但是不能全都拆下来,会非常的黏手。那为什么会黏手呢?因为粽子里的米是糯米,糯米是黏黏的,吃完粽子一定要把小手洗干净!

孩子们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在幼儿园里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趣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