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自在汝心头》

2021.1.6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灵山自在汝心头》(解读论语第310天)

日经第647篇(卫灵公第十五)

经典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

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

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

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这里的乐师就是弹奏音乐的人,据说他是一位盲人,名冕,所以叫他乐师冕。他是鲁国的乐师,这里讲他去求见孔子时的画面。

因为他是个盲人,所以孔子接待他全过程:告诉他哪里是台阶,哪里是坐席,然后给他一一介绍有些什么人,坐在哪里……

子张在旁边看着,等这个乐师冕走后,他就问孔子,与盲乐师就是要这样说话的吗?孔子就回答子张道:因为他是个盲人,所以,引导他、帮助他,就是帮他之道。

我们知道,马路上都有盲道,人民币上都有盲文……对于盲人这样的残疾人,社会都是要予以帮助的,何况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呢,必然是有仁爱之心的去助人。

孔子对待盲乐师很自然的做出帮助他的这些举动,非刻意而为之,自然德性的流出,尽其道而已,也可以说是圣人之道。

所以,我们学习古圣先贤,不光要从他们的言语上学习,还要从他们的行为上,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上,去学习他们的存心。

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而不是遇到有钱有势的人才麻利恭敬,众生平等,恭敬体现在方方面面,遇不同的事,遇不同的人,你的心是否真的能一视同仁。普通话就是要做到没有分别心,不执着。

我爷爷在吃饭的时候,就特别有恭敬心,每当他吃鱼,就会把吐出来的鱼骨头,摆的整整齐齐,不会天女散花一样,吐的到处都是。

他吃西瓜子也是一样,一般我们吃瓜子,瓜子壳就随意的放在垃圾盆里,而我爷爷则会把瓜子壳叠放的特别整齐,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是没吃过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所以,有时候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抓大方向,决定你要干的事情的可能性;而留意小细节则决定事情的成功率。

子张认为自己的老师已经名满天下,地位这么高,为什么还要这样子对待一个乐师呢?

孔子就告诉他,这就是道。第一,乐师是一个师者,所以要尊敬;第二,乐师是盲人,所以需要特殊的照顾。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仁爱和知礼的心。

孔子的道,始终不忘仁爱和礼节,他老人家告诉我们:道在平常,而不在什么无边无际之处。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中国是礼仪之邦,孔子告诫我们,要把礼节和仁爱根植于心,礼节一日不可偏废,同时把恭敬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山自在汝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