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思考

                     

中国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其实据科学测定有文字记载的在公元前2030年左右夏朝开始,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文明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文化主要依赖文字。

在商朝时候出现了甲骨文,也是最早能被解读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现在我们的文化在继承传统上还不够,文化传播的内容很松不紧,传播的方式不够简明。

文化交流的场所太少,公共文化空间太单一。现在的有些男性高级知识分子还不如一个没很多文化的中学女生有素质。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有很大的问题,白话文不能直抒胸襟,许多细腻的地方汉字表达不出来。

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掌握本国的语言文字,而中国大学生都掌握不了汉语和汉字。现在中国社会里知书达理的人确实不多了。文化是根,知识是末。

文化的品味有等级高低之分,但文化本身没有。所谓雅俗共赏。现在提倡精英文化,这是不对的。人有三教九流,文化的发展与实践,交流与创新都是平等的。

文化不是政治,文化提倡公平与合理。孔子的求同存异的政治理念不一定适合文化的发展。罗兰巴特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符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使文化繁荣。

解放初期,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不高。尽管当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农民有其田,工人有其业,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要提高确实很难,特别是受经济的影响。全国大学以上学历占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0%,文盲及扫盲班学员占65%。

如果没有文化,怎么提高竞争力,怎么提高经济规模。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总算可以在学习文化上公平竞争,然而唯分数论彻底厄杀了不少有真正能力及文化素质的人。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每年830多万大学毕业生有20%的人找不到工作,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但主要是体制的原因。

过去讲德智体美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没有基本的文化底蕴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现在专业人才很多,但是文化修养深厚的不多。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为时还不晚。单靠经济实力是成不了强国的,需要千千万万有素质的人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