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记录:到广西南宁的沿途,徐霞客乘的轿子最简易,淋的雨最大

徐霞客拥有官府派遣脚夫的资格,他可以乘坐轿子翻山越岭,算是节省了不少体力。只是,从广西那同村起,徐霞客和顾仆坐的轿子,没有更简易,只有最简易。一路上,他们淋的雨,没有更大,只有最大。

(公元1637年)十二月初七,一个寒冷的清晨,雨虽然停了,乌云依然密布。徐霞客和顾仆早餐后,脚夫来了,他们提供的轿子,是由竹椅捆成的。 自此,在去广西南宁的路上,徐霞客和顾仆不仅要等待换脚夫,还得眼巴巴地等着脚夫捆简易轿子,在那炎村如此。到了振楼村,他们午饭都吃完了,脚夫仍在捆轿子。 他们抵达广西宣化县平陆村(注:明朝时广西有宣化县)时,这里的脚夫,连简易轿子都不肯捆,企图用牛车代替,徐霞客本应享受的待遇已经被降低了,没想还会再次降低,他坚决不同意。双方相持许久,直到细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平陆村的脚夫们,才用一架梯子,草草地捆了些木头,捆出了最简易的轿子,让徐霞客和顾仆坐上去,启了程,这时,天已经昏黑了。 当晚,徐霞客和顾仆住宿在那吉村,当地人称屯吉村。


(公元1637年)十二月初八,清晨,雨下个不停,徐霞客和顾仆吃完早饭,等脚夫捆轿子,又等了很久。直到雨越下越大,简易轿子终于绑好了,徐霞客和顾仆打着伞,坐上了轿子。 到麟村换脚夫时,雨停了,脚夫捆好轿子,他们又接着上路,沿途的民房,已经从栏干式竹楼,慢慢降成了土屋,也有在平地居住的人。 他们抵达的大滩村,地名来源于有石滩横截江水中。这里江水的轰轰之声,响彻二三里外。大滩村的脚夫捆好轿子,他们便从村东向东南翻越山岭,左江从杨美往下流,向东北弯曲而下,流到此地折向东南流去。他们走入山脊时,雨又纷纷扬扬地飘落。 他们在平凤村换了脚夫,向东走二里半,到了宋村。宋村处于左江、右江相夹的中心地带,明朝之前叫合江镇,本地人却不知道这地名。宋村没有邮亭驿站,只有民间供给马匹。他们在这里吃了午饭,等待派脚夫,等了许久才上路,雨依然下个不停。 他们抵达王宫村时,雨哗哗地落,他们只得留下等雨停,一直等到天黑,雨还是大到无法上路。


(公元1637年)十二月初九,阴云密布,徐霞客和顾仆吃完早餐上路。他们穿过山间峡谷、越过山岭、淌过小溪,走了一阵子后,他们来到大道,从隆安到南宁,这里是正道。 他们在颜村、登科村,都换了脚夫。他们抵达狼科村时,暴雨倾盆,狼科村的脚夫迟迟没来。徐霞客和顾仆跑到竹丛里避雨,雨水将他们从头顶淋到脚跟,他们只得赶到一处山庄的厢房下躲雨。等了很久,脚夫赶到时,雨也渐渐停了。 他们抵达石步村吃饭时,已经是下午了,石步村的脚夫一到,他们就启程了。他们越过小石桥,桥下的深涧,水流极细。他们没走多久,雨势大作,淋得他们遍体湿透。 他们抵达罗崛村等待派脚夫,却久候不至,雨也不停。徐霞客和顾仆,只得点燃湿柴,烘烤衣服,等待明天再出发。 徐霞客离广西南宁越近,雨就下得越大。或许,老天在替静闻伤心落泪吗?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景致记录:到广西南宁的沿途,徐霞客乘的轿子最简易,淋的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