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P协议(带实验)

1.IP地址配置实验点这里(拓扑+代码)

目录

  • 一、IP协议
  • 二、IPv4报文格式
  • 三、数据包分片
  • 四、IP地址
  • 五、子网划分
  • 六、ICMP协议
  • 七、IP地址的基础配置命令
  • 八、网络IP地址规划

一、IP协议

  •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 Internet Protocol本身是一个协议文件的名称,该协议文件的内容非常少,主要是定义并阐述了IP报文的格式。
  • 经常被提及的IP,一般不是特指Internet Protocol这个协议文件本身,而是泛指直接或间接与IP协议相关的任何内容
  • 作用:为网络层的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转发
  • 版本:IPv4 (IP Version 4)、IPv6 (IP Version 6)

二、IPv4报文格式

  • TTL(生存时间):数据每经过一个三层设备,TTL都会减1,当该字段值为0时,数据包将被丢弃。
  • Protocol(协议号):IP报文头中的协议号字段标识了将会继续处理该报文的协议;即指出此数据包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层将数据部分上报给哪个进程处理(比如Protocol为6,则代表数据包为TCP报文)。

三、数据包分片

  • 将报文分割成多个片段的过程叫做分片。
  • 网络中转发的IP报文的长度可以不同,但如果报文长度超过了数据链路所支持的最大长度,则报文就需要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片段才能够在链路上传输。

四、IP地址

  1. 什么是IP地址

    IP地址在网络中用于标识一个节点(或者网络设备的接口)
    IP地址用于IP报文在网络中的选址。
    	※ IP地址就像现实中的地址,可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数据就是通过它来找到目的地。
    
  2. IP地址表示

    一个IPv4地址有32 bit
    IPv4地址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 示例: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0001等价于192.168.10.1(前者为二进制,后者为点分十进制)
    IPv4地址范围:0.0.0.0~255.255.255.255。
    
  3. IP地址构成

    网络部分:用来标识一个网络。
    主机部分:用来区分一个网络内的不同主机。
    网络掩码:区分一个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及主机部分(通过与运算,即1&1=1)。
    	※ IP地址和掩码不能分开。
    
  4. IP地址寻址

    网络部分:用来标识一个网络,代表IP地址所属网络。
    主机部分:用来区分一个网络内的不同主机,能唯一标识网段上的某台设备。
    
  5. IP地址分类(为了方便IP地址的管理及组网,IP地址分成五类)

    A类:0.0.0.0~127.255.255.255(默认掩码8位)
    B类:128.0.0.0~191.255.255.255(默认掩码16位)
    C类:192.0.0.0~223.255.255.255(默认掩码24位)
    	※ 前三类用于分配主机使用。
    D类(用于组播):224.0.0.0~239.255.255.255
    E类(用于研究):240.0.0.0~255.255.255.255
    
  6. IP地址类型

    我们通常把一个网络号所定义的网络范围称为一个网段。
    	※ 例如 192.168.10.0/24
    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
    	※ 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不能直接被节点或网络设备所使用。
    	※ 简单来说,主机位全0的是网络地址;主机位全1的是广播地址(此时的全0 与全1指的是IP地址二进制的形式)。
    广播地址:用于向该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特殊地址。
    	※ 例如 192.168.10.255/24
    可用地址:可分配给网络中的节点或网络设备接口的地址。
    	※ 例如 192.168.10.1/24
    
  7. IP地址计算

    例:172.16.10.1/16这个B类地址的网络地址、广播地址以及可用地址数分别是?
    网络地址:172.16.0.0/16
    广播地址:172.16.255.255/16
    IP地址数:2^16=65536个
    可用IP地址数:2^16-2=65534个
    	※ 减去的是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
    可用IP地址范围:172.16.0.1~172.16.255.254
    	※ 也是去掉了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
    
  8. 私网IP地址

    公网IP地址:IP地址是由IANA统一分配的,以保证任何一个IP地址在Internet上的唯一性。这里的IP地址是指公网IP地址。
    私网IP地址:实际上一些网络不需要连接到Internet,比如一个大学的封闭实验室内的网络,只要同一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不冲突即可。在IP地址空间里,A、B、C三类地址中各预留了一些地址专门用于上述情况,称为私网IP地址。
    	※ NAT技术实现了私网地址转公网地址
    私网地址范围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9. 特殊IP地址(IP地址空间中,有一些特殊的IP地址,这些IP地址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

    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可作为目的地址,发往该网段所有主机(受限于网关)
    任意地址(0.0.0.0):“任何网络”的网络地址
    环回地址(127.0.0.0/8):测试设备自身的软件系统,代表自己
    本地链路地址(169.254.0.0/24):当主机自动获取地址失败后,可使用该网段中的某个地址进行临时通信
    
  10. IPv4 vs IPv6:IPv4(32bit)用完了;IPv6(128bit)很多。

五、子网划分

  1. 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如果将一个B类地址用于一个广播域,会造成地址浪费;且广播域太大,一旦发生广播,内网不堪重负。

    例:因为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使用B类地址,比如只有10台设备,但是B类地址有65536个IP地址,会造成浪费,且广播域太大,如果发生广播,设备将会向65536个IP地址发送够广播报文,非常浪费资源。
    
  2. 划分子网的好处

    将一个网络号划分成多个子网,每个子网分配给一个独立的广播域。
    	※ 比如将一个C类地址,通过划分子网的方式,将一个子网分为只有32个设备,此时子网的设备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够用且广播域也不是很大。
    如此一来广播域的规模更小、网络规划更加合理,有多少个设备就分配差不多的子网数。
    	※ IP地址得到了合理利用,不会造成浪费。
    
  3. 如何划分子网

    示例:分析 192.168.10.0/24网段
    	网络地址:192.168.10.0/24
    	广播地址:192.168.10.255
    	IP地址数: 2^8=256个
    	可用IP地址数:2^8-2=254个
    	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00 /24
    方案:向主机借位(借3位)
    	原网络位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1010.  00000000  /24
    	借位后的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  00000  /27(因为网络位借了3位,所以掩码也长了3位)
    		※ 借位后的主机位只有5位了,也就是说新的子网主机位只有2^5=32个地址,广播域缩小了。
    		※ 借位前的广播地址为192.168.10.255 /24
    		※ 借位后的广播地址为192.168.10.32 /27(新主机位的5位,全是1等于32)
    

六、ICMP协议

  1.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IP协议的辅助协议。

  2. ICMP协议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ICMP报文中的Type和Code字段代表报文的类型:

Type Code 描述
0 0 Echo Reply
3 0 网络不可达
3 1 主机不可达
3 2 协议不可达
3 3 端口不可达
5 0 重定向报文,当路由器检测到一台机器使用非最优路由的时候,它会向该主机发送一个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
8 0 Echo Request
  1. ICMP差错检测:ICMP Echo消息常用于诊断源和目的地之间的网络连通性,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信息,如报文往返时间等。

    Ping是网络设备、Windows、Unix和Linux平台上的一个命令,其实是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应用程序,该应用基于ICMP协议。Ping常用于探测到达目的节点的网络可达性。
    命令:ping IP地址
    
  2. ICMP错误报告:ICMP定义了各种错误消息,用于诊断网络连接性问题;根据这些错误消息,源设备可以判断出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如:当网络设备无法访问目标网络时,会自动发送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到发送端设备。

    Tracert基于报文头中的TTL值来逐跳跟踪报文的转发路径。Tracert是检测网络丢包和时延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的路由环路。
    命令:tracert IP地址
    

七、IP地址的基础配置命令

  1. 进入接口视图
[Huawei]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通过此命令可以进入指定的接口视图,配置接口的相关属性。
  • interface-type:指定接口类型
  • interface-number:指定接口编号(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之间可以输入空格也可以不输入空格)
  1.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在接口视图下,通过此命令来给网络设备上的接口配置IP地址,实现网络的互连。
  • ip-address:指定接口的IP地址,点分十进制形式。
  • mask:指定子网掩码,点分十进制形式。
  • mask-length:指定掩码长度,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0~32。
  1. IP地址配置示例
/* 配置设备接口的ip地址 */ 
[Huawei]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 进入GigabitEthernet0/0/1接口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配置GigabitEthernet0/0/1的IP地址为192.168.1.1,掩码为24位(255.255.255.0)

八、网络IP地址规划

  1. IP地址规划要和网络结构、路由协议、流量规划、业务规则等结合起来考虑;IP地址的规划应尽可能和网络层次相对应,应该是自顶向下的一种规划。

  2. 总得来说: IP地址规划的目标是:易管理、易扩展、利用率高。

    参考规划原则:唯一性、连续性、扩展性、结构化、业务相关性。
    
  3. 一般来说:比如说公司被分配了192.168.0.0/16网段,则如下分配

    研发部所属网段 192.168.1.0/24
    市场部所属网段 192.168.2.0/24
    行政部所属网段 192.168.3.0/24
    访客中心所属网段 192.168.4.0/24
    其他 …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HCIA笔记,网络,华为,tcp/ip,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