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打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疫情期间,楼下的饭店还没有开张,我和领导两个人在公司吃泡面,会议桌旁坐下,边吃边聊。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话前三思,一句话出去后可能造成的思维导向,已经快速在头脑里建立了分支模型。

小的时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心里明白得跟明镜似的,就是不愿说出来,估计让家里人伤透了脑筋。

十三岁那年,去外地寄宿读初中,第一次身处陌生的环境,小学仅有的几点欢快很快消耗殆尽,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每天闷着脑袋学习,不懂得交流,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自卑,现在回想,幼小的心灵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概念,对父母的爱,全都体现在了一周多的低头不语中,有时候眼圈泛红,担心父母不能好好地生活,母亲和姐姐在开学后不久到学校看望我,母亲穿了一件很薄的素色衣服,我躺在床上用手遮着含泪的眼,一心只想跟着她们走,小时候的我不是一个具有刚强性格的人。

很难评价这三年的初中时光对我的人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是能直观感受到的是跟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已经习惯了跟同学一起住,搬回家了反而觉得拘谨。没有要聊的话题,家长里短都不会了。长大后,我却开始体会出他们那时候的惊讶和失望,可能还带着一些生气。

刚离开家的时候,把行李箱和新买的整箱纯牛奶搬到车里,然后目送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孩子离开,直到看不见车的踪影,直到后来,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目送,还是会觉得揪心与不舍。

我喜欢龙应台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他们肯定也是不适应的,我很肯定,他们是可以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孩子的人。我对自己人生的懊悔是:在最该跟父母交流的年纪,却懵懂无知。

我不止一次的想象着以后,但是后来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以后。

虽然不经常说出心事来,但是心里的东西越积越多,当心里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会崩溃,精神崩溃之后就是抑郁。连续换了几次工作后还是抑制不住要出走的冲动。逃避带来更多的是对家人的伤害。

母亲曾经的两次通话让我痛彻心扉,第一次是在我不顾一切,冲动的想去南方的时候,母亲打电话颤抖的嘴唇,我透过手机可以感受到她的焦急、伤心、胆怯和无助,也能想象那时她那难受的让人心疼的脸庞,我理解了‘相依为命’的意义,我震惊我离母亲是如此的遥远,恨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她;第二次通话是进入到新公司后,那时候对于新环境还是有着恐惧,母亲听到同公司的人说起我的情况,母亲从小习惯我不爱说话,但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想她是害怕再一次的变动,很早的早晨就焦急地打过电话来,劝告我要多说话,我心里生气,这不是事情完全的真相,挂了电话我突然发现,我从小依靠的母亲,现在反过来要依靠我了。我不怪罪这件事背后的人,我只是突然领悟了挫折才能让人强大的道理。

家里出事后,这个家的每个人都忍受了刻骨铭心的痛苦,心灵无处安放,感觉天塌到了头顶,无数次想过放弃,又无数次的咬牙坚持,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挺过了炼狱般的岁月,经历过了最痛的痛苦才能心如磐石,再多的艰难都不能再伤分毫。

我庆幸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在初三的某个晚自习课间,那个和闷头坐着的我打招呼的人,不带任何戏弄的,他让我有了起来玩耍的渴望;另一个是努力拼搏的自己,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脸红与尴尬,无数次咬着牙强迫自己往前冲,所有的苦水咽到肚子里,所有的改变都凝聚在坚定的眼神里。

我学会了思考,不再抵触交谈,虽然还是偶尔对过往感到遗憾,但是对未来的希望让我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我不再害怕挫折,那些不能打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不能打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