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授权――不但能解放自己,也能助自我成长

今天继续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章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中关于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时提出了一个授权概念,引起了我的深思。

书中说:授权,是高效能的秘决。

在当今社会中,有许许多多握着权力的人,多吝于授权,生怕权力被人夺走,总觉得不如握住自己手中更省时省事。

著名企业家潘尼曾说过:这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放手”。

他在自己企业发展的颈瓶期时,发现自己独木难支的时候,毅然决然授权让别人去做,借别人的智慧和能力,结果造就了无数的商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但并不是所有的握权人具有潘尼的眼光与大度,许多人不放心别人做事,事必躬亲,凡事不假外求。

那是2005年的时候,小刚担任城关片分局局长。当时我们主要的职责是收取个体工商户的管理费,分局大大小小也有十多个人。每年的收费任务有100多万。

记得收费阻力最大的是一个由电影院改装的成衣市场,每一次去催费收费都吵架,这项工作一直停止不前……

小刚局长是那种事必躬亲,事事亲临现场,冲在最前面的人。有一次,他带领着我们几个人又去成衣市场去催费,讲着,讲着,双方又争吵起来,发生肢体冲突,受伤最重的是他。手下的两个副职,比那个都溜的快,看着都心里着急。

亲力亲为的领导者,往往是两边不讨好。上级领导批评你,没有统领全局的策略:身边的同事怪你权力握的紧,你一个人说了算。

结果,到了年终,领导把小刚局长调到办公室管仓库发放物资去了……。

作为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应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

有人说:会当领导的人,懂得怎样授权让别人去做。

授权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是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做完告诉我”。现在,许多的领导和管理者就是使用这种类型,他们认为,简单,方便。他们关注的是方法,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责任型授权,关注的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责任性授权最大的好处是信任受权人。这种类型要求双方在预期成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责任归属、明确奖惩等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这种授权模式好,它改变了人际关系,因为有自主权,受自己内心良知的指引,努力兑现承诺,完成目标任务。

成功的授权,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是发展成长的最基本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授权――不但能解放自己,也能助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