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

      关于有效提升认知的一点反思

        昨天在“一课经济学”围观知识产权辩论,对那位“步”同学“固步自封 ”的乱辩精神印象深刻。如果没有记错,这位“步”同学应该在那个群里学习一年多了。在为数不多的浏览那个群的聊天中,都能发现“步”同学的发言,算是群发言最踊跃的了。但感觉这一年多,他的经济学并没有多大进步,这不由得让人反思: 怎样才能有效学习,改进、提升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思想呢?


        一个人总是抱着已有的认知不放,相当于自己 捧着一杯水,怎么可能有可能注入新水呢。首先要开放胸襟,把自己放在一名学习者的位置,才有可能接受新的思想、观点。瑞达*利欧在《原则 》中一再重申:要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目的就是做一个透明人,放下既有的盔甲,把自己从套子中解放出来,是个人进步的基础。像“步”同学那样,固守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人讨论就是依靠本能的反应,虽然也输出,但闸住知识入口不接受新思想,即便是参加再多学习圈子,到头来还是敝帚自珍,原地踏步。

        其次,要建立自己多元化思维模型。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是应该有基本的逻辑判断,和人讨论问题要控制好情绪,尽可能做到理性对话,对事不对人。要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听对方讲的是什么,逻辑是否成立。要跳出论题之外来看论题,不能永远就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招数,不停的重复三板斧,固执己见。就像查理*芒格说的那样,你手里拿着锤子,看世界到处是钉子,看问题就是教条的、僵化的、自以为是的。 自然不可能吸收新的观念和思想,更不可能建立多元化思维模型。

        再次,要清楚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面对问题,共同研讨,找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争辩这个答案是来自与谁。 而常见的是,讨论经常被情绪左右,讨论问题变成为面子而战,这就违背了讨论的初衷,最终只能是“背道而驰 ”。

        最后,要有独立思考精神。一定要清楚固执己见并不等于独立思考。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时常提醒自己要对一些观点、看法保持警惕,有意识的学习批判性思考思维。按照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理念,遇事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好不好?这样慢慢形成自己分析判断的模型。长此以往,认知更快精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