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幸福的毒瘤。

“你爸过两天要过生日。”婆婆提前叮嘱我和老公,提醒我们要有所表示。

我和赵先生商量,应该做些什么。考虑到爸妈每天做家务着实辛苦,于是,开始查菜谱,想着那就尽己所能做一桌丰盛的午饭来表达心意。

这天来了,十一点,我和赵先生就在厨房忙碌起来。就在这时,大姑姐在家庭群里发了一个红包,公公先是发语音表示感谢,后又发信息“谢谢闺女和外甥女还记得俺的生日。”我和赵先生这是无所动。明显,婆婆脸上有所不悦,过会,偷偷小声地说:“你姐给你爸发了红包。”我没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没看到吗?我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难道只有红包,你才能看得到?”

心里愤愤不平,赵先生只来了句,“那你也发个。”

“为什么?!我偏不!”我可以自愿给你发,但是,如果你道德绑架或者强制让我发,我就没有办法奉陪了。

于是,我们并没有理会,仍摆弄着午饭。


四菜一汤、汤圆、红酒,蛋糕,已上桌。点蜡烛、许愿。我来负责录像,于是,边录像边解说:“陪爷爷过生日啦,奶奶买的蛋糕、爸爸妈妈做的饭、姑姑发的红包,齐啦!”其实,如此说,我也是有自己想法,以孙子的语气来说,老人自然会比较开心,且把每个人的心意说得很清楚,每个人的心意也请笑纳。

生活中,一件事,只要有了“第三者”就会出现“比较”。

过生日,老大发了红包,老二不发就是不懂事。本来幸福的事,因为“没法红包”而黯淡了很多。

压岁钱,A拿到了一千元,B收获了六千元,“一千元”就不幸福了,我的也太少了,他们也太抠门了。

买房,A家的房子一百三十平,精装修,B家住的二百三十平的独栋别墅,豪华装修。我家住着也太憋屈了,没有玩具房,不舒服,住着怎么会幸福呢?

……

一个人生活水平的幸福感不是由绝对的物质水平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跟周围的人比较出来的。


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绝对要求,因为要求总会跟着目标、比较圈继续往上走,如此以来,毒瘤已然种在我们的心底。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较,是幸福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