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股东的财务成功,被收购前就完成了

最近关于摩拜被美团收购的新闻铺天盖地,

连带着写80后财务自由的文章也接踵而来。

鸡汤文是必要的,存在即合理,

但现在鸡汤文、反鸡汤文太多,

陆先生就从另一个角度写写财务成功:

一定要等到被收购、套现了才成功吗?




先不看人家从收购事件中套现了多少钱,

反正比一般打工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好几年的收入多。

退一万步说,到了套现这一步,人家一分钱都没有,

这几年的时间、付出、投入,亏了吗?

陆先生在文章☞保本的理财配置?里讲过:

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本,而是为了赚,赚利润、赚经验、赚技能,三赚最好兼而有之,但至少也要有一赚,否则都是亏本的投资。


针对个人投资者,赚经验、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有了经验、有了技能,还愁赚不到利润?


 在现代快速通货膨胀的社会,钱不值钱,资源才值钱。什么是资源?人脉、经验、技能,都是资源。


 人家在摩拜的这几年,这些资源多多少少都赚到了。




我们最后来说说钱。

撇除人家的工资、奖金、分红(分红不太可能会有),

手上还有股份:一定要等到被收购、套现了才成功吗?


1、后续那么多人、那么多轮的追加投资,适当套现一点点就够了;


2、投资方实力雄厚(腾讯、创新工场、红杉资本等),背靠大树,即使不变卖套现,拿着自己手上的原始股份去银行抵押,也能贷不少钱。

贷到钱——>投资(或者干脆点,买房)——>后续轮次融资——>估值提升——>再贷到钱——>再投资,只要估值不降,就能无限循环,每一次循环,就赚不少钱。


3、上述第2点有前提:背靠大树、估值不降、银行认账,最难的是银行认账,而公司成为独角兽,市场都认账了,银行根据公允价值,自然认账。




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买房:房子不一定要卖了,才赚到钱。


当摩拜成为独角兽,成为社会热点,体现出夸张的公允价值时,创始股东们已经财务成功了。




推荐阅读,欢迎分享,点赞关注

  ☞防骗实录(二)

  ☞保本的理财配置?

欢迎关注陆先生的公众号“陆二义”(微信号:Luery622)

你可能感兴趣的:(摩拜股东的财务成功,被收购前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