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象”北

image

最近一段时间,15头亚洲象成为了“网红”,成为早间央视新闻频道固定报道的节目。

这个象群由6头母象,3头公象和6头幼象组成,它们从西双版纳老家出发,拖家带口,一路“象”北。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行程500多公里,目前已进入到了云南省会昆明市,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错。

亚洲象是亚洲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1986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种群有300头左右。

这群大象不仅珍贵稀有,而且样子憨态可掬,它们的命运引起吃瓜群众一路跟踪和关注。

这群亚洲象为什么会一路向北迁徙走到了昆明?会不会继续向北进发?一帮吃瓜群众在网上热烈地讨论。

网友A:北京欢迎你!

网民公正:我们这么多天又累又脏,去滇池洗个澡,去看看世界园艺博览园和云南民族村等重点风景名胜,如果吃住玩条件好的话,就定居,否则就回原籍。

象群: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一步一脚印:新的北漂一族。

网友B:昆明即将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博览会,大象们听到消息后,网约家族,踊跃参加,从普洱市千里跋涉挺进春城,誓为中国"站台",多多宣传云南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想要大“秀”一把,借机成为"网红。

足球迷:象群是听到了国足的呼唤。

网友C:用屁股想都知道大象要去哪了?就是直奔昆明动物园,解救困在笼子里他们的兄弟。

虽然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有将自己想法投射到大象身上的,有一起共约一起赴昆明盛会的,有为它们安全焦虑的,等等。

总之,不管这15头大象北迁是出于种群扩大领地、迷路、或者太阳风暴影响等等,可以看出人们总体对这个事持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40年快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环境优化都持有正面的态度。

这次政府和专业人士表现的足够的专业和克制,并没有急于采取阻止北上的措施,而是一路适当的引导,避免人象冲突。

同样,前一段时间曾闯入黑龙江省密山市村庄的东北虎,在被成功救护后,已经是放虎归山。

这两天一直在学习塔勒布的《反脆弱》,其中就讲到不要试图去控制一个系统和削弱它的随机性,这种压制波动性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稳定。

大自然和野生动物都是反脆弱的高手,它们会根据环境传递的压力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并作出适当的决策和积极的行动,会使这个系统恢复稳定。

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做好适当疏导工作,剩下的有大象自己决定它们的去留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路“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