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14,演讲打卡第520天,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总没有关系吧?”这样的想法,对吗?当然不对啦!虽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但是不好的念头、坏的想法一样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人的行为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心理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身体的行为,佛教称为“身”“口”“意”三业。这三种行为产生了结果,进而形成一种力量,这叫作“业力”

圣严法师说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的作用。如果心里没有动念,只是嘴上说说,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并不算犯罪,因为他是无心、无意,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就好像精神异常的人犯了罪,法院经过专业的鉴定,证实他在犯罪当时心神异常,就不会按照一般的犯罪来量刑。

人的一切行为是“心”在做主,如果没有心的指挥,行为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心念”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从佛法角度来看,从犯罪心理学或法律观点来看,也是如此。

心是人的主宰,心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明白自己的心念有这么大的力量,就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便是不负责任。

那么我们该如何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呢?首先是要懂得如何判断什么是好念头,什么是坏念头。

通常,对自己的身心有妨碍、会产生副作用的,或是对他人、对环境会造成损害的,就是坏的念头。反之,对自己的身心平衡、和谐有好处的,对他人、对环境有正面意义的,就是好的念头、好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6.14,演讲打卡第520天,好念头、坏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