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不会教你的事

首先,写这篇文章会得罪人,在写之前我已经意识到了,但还是想用心分享给大家,因为遇到太多人踩坑,实在是很难受。

仅以此篇,向你分享一些书里也很难找到的建议。

01、没试过别轻易说“NO”

我们经常会评论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如果只是朋友的日常,这自然无妨,但落在懂的人眼里和耳里,对方就能通过这个,判断出我们有多无知。

我以前也是,总是片面去考虑一些事情,但后来我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真相后,我开始学会对未知的领域保持敬畏。

说一个很简单的小事:

我喜欢吃火锅,但我以前特别讨厌有人吃火锅放面条,我感觉这样连火锅的味道也失去了。直到有一天,我跟朋友吃串串香,看到有手擀面就拿了一点放在锅里,手擀面被火锅的浓汤浸泡,在锅里翻滚。

那是我第一次吃火锅煮面。从那次之后,我每次吃火锅都喜欢点一份面来煮。

你的身边总有一些人,干着你不懂的事情。他可能在运营朋友圈,他可能在写文章,他可能在做微商,他可能在折腾一个你看不上的项目。

不要随便对别人做的事情说“NO”,因为很有可能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尊重,相信别人的专业,我们的无知。

这样,你才能真的交到朋友,学到更多东西,不被轻易淘汰。

02、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不要给对方发微信语音

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我今早就四点半起床,起来看了一会书后不小心睡着了,再次起床已经是10点。

打开微信,看到微信消息68条一阵头大,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回复很多人的信息。

我在很多地方,是平易近人的。但在微信里,我不是这样的人。

我很不喜欢那些跟我不熟的人,给我丢一串又一串的语音。我觉得这其实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因为接到你信息的那个人,很有可能会很讨厌这种做法。

如果是文字,处理起来会很快,如果是语音,可能要打开转文字,比如我很多时候是在书店工作,就需要再次转文字,很多时候可能转的文字还不够标准,还需要再听一次语音。

如果你不是忙到没时间打字,我建议你还是发文字吧。

就算对方跟你很熟,尽量还是文字吧,与人方便,是给对方最好的尊重。如果觉得打字麻烦,不妨直接电话。

03、学习,是你自己要主动

我们是做教学的,自然会有不同的社群,社群多了,遇到的人也就多了,看到的现象自然也多。

前几天遇到一个学员来报名基础班,一加上微信就开始问各种问题,如果是教学问题还好,我能理解对方,可以认真回复一下。

但问的全都是文案里的内容,我心想对方可能是介绍过来的,没看文案,于是再次发了文案给对方,对方说看过了,但是不想认真看,就想一个一个问。

这样说,我就有点生气了,学员挑老师,老师自然也挑学员,这种学员我自然不会给他名额。

原因很简单,这么少的信息自己都不肯看,社群里很多重要的学习内容,你能学进去?学不进去我还懒得收呢!

现在很多社群里都会出现类似于这种,动不动就开始问各种信息的,我对这类人学习的深度很是担忧。

我们群里有群精华信息整理,这个行为是帮助大家寻找到相关学习内容,但我自己其实不太喜欢这个行为,因为我认为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查找资料,本来就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但更让人担心的是,即便是有群精华信息整理,依然有很多人在问,XX信息在哪里,很显然,这是完全没看信息的。

2016年自媒体刚起来的时候,我在彭小六的社群学习,那时候群里很多干货,有人就想为大家做点事情,想把信息整理起来,让更多人更方便的查找到信息。

后来,整理信息的人被六哥私聊了,六哥不让他做这件事情,给的回答是:什么都做拿走党,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了。

我认可这句话。

你花钱来社群学习,不是拿资料的,没有多少人能自学,如果你不看群消息,不跟着大群一起学习,你能学进去几分?

学习,是主动的。花钱,是让你变得更主动。更重要是,一个社群能提供的,不仅仅只是一份资料。

社群,就是“小社会”的“群体”,你能学到的,真的很多。

04、我的“三不”

我这个人有“三不”原则。

一不论离合,二不管家事,三不争对错。

不论离合,是朋友间的婚姻和爱情。

我们作为第三者很难真正了解婚姻中的两个人,了解这两个人交流的真实状态,更何况是婚姻里的细枝末节。

劝分劝和,都可能带人走入万丈深渊。所以,我最多安慰,不做对与错的评判。

二不管家事,是从来不过问对方的家事。

与朋友交,我从不会过问对方家里的家事,因为这是对方的私事,如对方坦然相告,我很乐意知道,若对方未提,不过问即是尊重。

比如我,我难接受对方给我家庭建议这一说法,特别是,对方连我家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时候。

这会让我感到难堪。

三不争对错,是不与傻瓜论短长。

一个作者,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被“点评”。

这是傻瓜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他永远觉得你说的是错的。哪怕你晒出真实的照片,他依然觉得你是P图。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很苦恼,我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后来六哥问了我一个问题:

“对方能回你,是因为他没事做,你的时间跟他一样廉价吗?”

这句话一下让你彻底明悟。今时今日我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我的时间是金矿,我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那些批评我不是金矿的人身上呢?

与学识多的人论短长,不与傻瓜争对错。

不管是“三不”原则,还是什么原则,我想传达的其实是尊重和敬畏。

这两个字,很重,希望你能理解。

有多少人不知道,你随手敲出来的几个字,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即是刺刀。

学习的本质,就是改变我们的陋习,对世间万物有所敬畏。

仅此此篇,献给我的读者们,希望大家不要踩坑,不踩坑,才能更快地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里不会教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