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如何高效学习》

这两天读了一本书,叫做《如何高效学习》。希望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这本书介绍的主要学习方法叫做整体性学习方法。意思是在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要会提取该学科中的关键知识点,然后建立学科内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还要建立学科内与学科外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这要求我们要具备跳出学科的能力,见树木更要见森林。

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类比,这种学习方法就像我们平时走路开车时用的导航。我们走在路上,要知道当前的位置,知道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而且分得清东西南北,这样走起来就直达目的地,不会迷路。如果一旦不小心迷路了,我们就应该打开我们的地图或者导航。导航和地图算是一个上帝视角,我们看到了当前的位置,当前的方向,也指出了在看不到的远方会出现什么情况,比如有什么建筑,是否会发生拥堵等等。

整体性学习主要基于三个主要的观点: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

一、结构。结构就是一些紧密联系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城市,里面有很多建筑,有很多主干道,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小路。

二、模型。模型就是结构简化的快照或者目录。我们通过简单的模型可以快速了解或回忆出整个结构。模型就是用主干道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来快速描述一个城市。

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就是结构与结构间的连接,就像城市与城市间的连接一样。这个连接是大跨度的,跨学科的。

我们在用整体性方法学习的时候,就要搭建该学科的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这其实就是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整体性学习有五个大的步骤:

一、获取。就是通过眼睛耳朵阅读笔记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二、理解。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且了解上下文,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拓展。在这一步就要形成模型、高速公路,然后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四、纠错。在模型与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删除一些无效的联系。

五、应用。把以学到的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并且不断的修改已有的知识结构。

六、测试。上述的五个步骤都要使用测试来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帮助提高技术,改正缺点。

在具体的学习技巧上,书中谈到了几个我认为很有帮助的方法。

第一是比喻法。就是所谓的用已知解释未知。把一些听起来高深的,不易理解的内容比喻成生活中通俗的例子。

第二是笔记流。笔记流的主要原则是结构清晰,简单易懂,利用符号。尽量用短的关键词来替代长的句子,用箭头线条等等,来连接关键词,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笔记流要兼顾易读性和效率的平衡。

第三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建立一个大约需要1到3个月才能完成的项目。我逼迫自己不断的学习实践,来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四是费曼学习法。把输入的内容及时输出。比如今天学到了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你可以自己用浅显的文字写出来,或者说给别人听。一旦发现中间说不出来或写不出来,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再回去重新学习,查缺补漏。

另外,书中还分享了几个高效率学习人士的好习惯。

第一,能量管理。保持体型,健康饮食,不要熬夜。并且要有张有弛,学习工作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提高效率,每周固定留出一天,专门用来放松、休息。

第二,不要”学习”。这并不是说让我不去学习,而是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清单。比如今天上午要阅读某本书的某一章某一节,然后完成各项作业和课堂笔记等等,还要处理某一个难点,某一个知识点。而不是简单的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所谓的“学习”上。那样的话,学习效果一定不好。

第三,绝不拖延。能完成的事情尽量提早完成,并且使用周/日目标体系做日程规划。周末列一个清单,就像一个课程表,写明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哪一天完成哪几项任务。每天晚上检查当天的任务。这样避免我们做一项任务时耽搁不前,这样还能帮助我分配任务。

第四,批处理。要讲零碎的不需要花太长时间的工作放在一起做。有些工作如写作,如果在3小时内搞定的尽量一次性搞定,如如3小时能做完的作业、写作如果分4-5次做会更花时间。增加每次专注的时间。

第五,有组织,即养成有规律的工作学习习惯。如所有物品放在固定位置。随身携带笔记本,每天随时记录。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

本书还有很多具体的好方法。大家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反复的尝试、调整,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之《如何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