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鲁克论述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从管理以及卓有成效说起,解说时间的使用,论述管理者的贡献,剖析发挥人的长处,进一步说明用有效的时间做重要的事情,讨论决策的要素,进一步论述有效的决策,最终给出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长篇论文。用大量的篇幅以及生动的实例从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以及工作状态说明卓有成效的意义与实现方法。

    第一章作者从脑力劳动的发展与特性出发论述卓有成效的需求。对管理者进行归类定义——知识工作者、经理以及专业人员——在工作中能坐车对整体效益有深远影响的决策。列举管理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四种现实环境。卓有成效的见前景以及练习五种思维习惯。

    第二章作者论述管理者的时间管理。先是列举管理者在时间使用方面的压力。提出管理者进行时间诊断,知道自己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什么地方。进一步分析如何去掉无用的浪费时间的活动。论述时间必须自我支配,解决重要事件。

    第三章论述管理者的贡献。管理者必须重视贡献,重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是产生效益的根本。重视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人员特长。管理者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会议的效率性,同时列举出相应的技巧方法。

    第四章主要是发挥管理者自身的优势。管理者在管理中用人主要看特长,特长决定用人标准。管理者同时要适应上司,发挥上司的特长,方便开展工作。管理者自身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进取解决工作功德难点。

    第五章论述先做重要的事情。管理者时间精力的限制必须坚持先做重要的事情。管理者工作时注意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的事情,才能集中精力做现有的事情。同时根据重要性要把事情的先后次序分清楚。

    第六章与第七章论述决策。举出两个决策实例,进一步归纳总结决策的要素,总结决策最为重要的五条特征。有效的决策需要听取不同意见,论述时代发展决策与电脑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电脑以及使用电脑决策。

    最终总结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对前面的论点和论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说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可以实现以及应该实现。

    在书中有两点让我深受触动。是决策者都是企业外部与外部产生效益。这两点都强调外部,我的理解是做工作时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必须要注意外部环境。

    之前开始做系统项目调试时,开始根据实际设计需求与项目实际情况作出自己最优的方案,对操作人员的喜好以及习惯考虑欠缺。最终实施时经常反复修改,费时费力重复劳动。后来自己做的方案必须先和操作人员、最终用户沟通确认,或者把自己的方案优点详细反复介绍给客户,得到认可后才进行实施。

    同样必须注重客户企业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改进方案,做到超过对方的需求,让对方更有兴趣,这样才能拿到项目,而且效益才能更好。

    个人觉得作者根据具体工作详细分析,得出行之有效的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现方法。管理者可以根据卓有成效提升自我,同时使组织的目标与自我的价值实现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卓有成效是自我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过程,需要认真观察工作、公司,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同时让公司获得收益。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完后深受启发,完全可以作为以后工作中的指导。不过,这次仓促读完,感觉很多细节没有清晰以及很多内容没有领悟,后期会继续精读。

2018年7月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