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唐晓勇“顺应时代,变革学习:在线学习的时代需求”有感

听唐晓勇“顺应时代,变革学习:在线学习的时代需求”有感

今天,听完唐晓勇“顺应时代,变革学习:在线学习的时代需求”,我深切的感受到,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飞速变革的时代。

唐晓勇老师说,互联网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新的内涵。互联网+教育,先改变思维,再谈教育。教育+互联网,教育是核心,互联技术服务教育。

互联时代,互联思维。用户思维(以学生8为主),整合思维(重组学习内容),开放思维(学习始终是开放的),迭代思维(不断升级创新),跨界思维(打破学习边界),顺势思维(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思维),连接思维(联接一切),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共赢)。

知识。重新界定,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专题知识。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传统知识及学科知识,又要为学生提供现代知识即现代化跨学科知识,以及全球素养,信息素养,系统思维,设计思维,环境素养,电子素养等专题知识。

目标。重新认识。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儿童观。重新审视。年龄特点,时代特征,认知规律……

重新认识学生。数字时代的学习者,数字原住民。

数字化一代的九大学习特征:倾向于从多种数字渠道获取信息;倾向于并行处理或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倾向于在处理文本信息之前先处理图像声音色彩和视频信息;倾向于同时与多人进行协作和沟通;阅读纸质文本与网页文本往往会无意识的进行快速阅读;倾向于适时学习;希望得到及时满足和及时奖励,但也伴随着延迟满足和延时奖励;能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自如切换;偏爱有用又有趣的学习。

学习。重新理解。链接即学习。互联时代没有链接就没有学习。

学习就是联结。

重新思考教育。变革学习—混合学习。线上+线下。技术是有生命的。

在线课程的模式特点:没有互动就没有学习。

人与资源互动,人与人互动,非实时互动,实时互动,视频,声音,文字。

课程形态:慕课,直播,微课。

仅仅有技术,无论他多么先进,都无法等同于变革。所以技术不等于变革。看见儿童,数字时代的学习者;看见学习,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看见课程,项目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看见未来,与未来共进聚焦能力培养。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改变。”这是唐校长和大家共勉的一句话,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唐校长就是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他坚持钻研探索,坚持就可以创造奇迹。正如吴虹校长所说,可学可用可借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对于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乐于付出才能抓住幸福教育的尾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继续努力奔跑!做幸福教育的追梦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改革中来,做课程改革的弄潮儿,不断地革新发展,矢志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学好母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知识,提高素养,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语文是各科之母,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新学期、新目标、新起点,作为老师,我们要立足于创新的工作理念,踏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举措,护航学生幸福发展,做新时代的好教师,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别样精彩,为深化幸福教育谱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总而言之,在此刻,在当下,我们既要利用技术,样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唐晓勇“顺应时代,变革学习:在线学习的时代需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