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听黄耀红教授案例写作专题讲座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曾经听了黄耀红博士进行案例写作的一个专题指导。讲座有这样几个启发。

1.整个讲座清晰,案例的意义和价值,写什么,怎么写,线索思路很清楚。 

2.能够从溯源理解案例的价值,从哲学的层面开始说到教学的价值,很喜欢从哲学层面去分析案例的价值,四个观点印象深刻,解读非常的朴实浅白,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表现与存在、举一反三。这几个观点我进一步的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的教学随笔工作记录的意义和价值。在溯源当中,他回到案例的产生以及在各行各业的价值给我很大的启发,有时候讲一个主题,只在这个主题自己所认识的阶层,没有追寻到这个内容最顶级的来源是什么,追根到“顶级”就更深刻了解意义和价值。怎么去进一步直观的了解呢?他通过“知识教学”与“案例教学”进行对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点。 

在案例写什么中只说了两条,根据学校给她的案例进行点评,第一条:不去求全,只写一点“选择”,只是不去求全止血一点,第二条“思辨”,少说共知,多说“发现”。他的解读非常生动,让人一听就懂,尤其是针对学校老师案例非常清楚提出来。案例怎么写,直说了两点,多述过程,少说结论;看重标题,突出“结构”。第一条习惯了说教的老师来说,怎么样把握语言表达,控制语言表达,要打破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框架,打破固定的思维是很有难度的;第2点“着重标题突出结构”,没有具体的案例,只是通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来给我们做了案例的示范。 

这个讲座在宏观上梳理很到位,在具体的解决问题当中,其实应该怎么写的问题,还说的非常简单,只说了一个过程,还说了一个标题知识,更重要的这个写作中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去写?这个写其实需要我们善于去观察,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梳理,还要善于去记录......关于写,我知道这一点很难讲,所以把案例和论文进行比较,事实的展开、一点做法、故事力量、道理蕴于事例、探究矛盾与问题、以叙事为主、不先入为主、节制自我介入等,这几条需要好好领悟。  录的音要反复的听,琢磨透彻,领悟到位,才可能给自己一些具体的指导。 

这样的话题对于黄博士来说是专业之事,他今天的讲话比较轻松,可以幽默。他最可贵的就是很善于梳理,这种梳理,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己的学识基础之上,第二建立在自己有清晰的逻辑缜密的能力之上,第三个就是建立在他能够对事物有敏锐的眼光,能够阅读到一线老师的案例,抓住其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点拨,第四,善于通过两类近似的项目的对比,认识一个新事物的特点,怎么去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进行撰写,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花一世界——听黄耀红教授案例写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