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时候,做到接纳,不纵容的前提和关键,是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心吧。

20201204 周五

*晚上,和朋友语音聊天。朋友说起去幼儿园给二宝开家长会,老师一边说着家长要接纳和尊重孩子,一边说着不要纵容孩子,该立的规矩得立,该坚持的原则得坚持。

朋友说,你听听,这说起来容易,可怎么叫做接纳,什么又是纵容?

我给你说,我刚吵了二宝一顿。吃完饭,她就在沙发上蹦蹦蹦,我好好给她说,饭后不能这么蹦跳,也不能在沙发上蹦,她不听;我说带她下楼去玩,她不去;你说,我若是让她这么蹦,是接纳她?还是纵容她?我给她说了规矩,她不听;我坚持原则吧,她哼哼唧唧抹眼泪。让她这么蹦,我不舒服;说她一顿,看她委屈吧啦的,我也不舒服。唉!

*说实话,什么叫做接纳,是不是纵容,我也不是很清楚。比方说我熬夜扣手机这事儿,我有时候拿接纳自己来自我安慰,有时候又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纵容。不过,以前,不管我最后熬夜了还是说服自己到点睡了,我总是纠结,心里都觉得不舒服。现在好多了,大部分时候,不管最后怎么做,我的纠结少多了。熬夜了就熬了,说服自己按点睡了就睡了,不评判或是否定自己了,也不觉得委屈了。

*接纳和纵容有什么不同么?朋友这么一说,我也想了想,后来又把这个问题,发到一个群里,想看看群友们的理解。

如今,真是无所不知的小度,万能的朋友圈,给力的群友们。(所以,别一个人死磕,有啥问题困惑,尽管请教,资源资讯很有用呢。)

一个群友,在群里分享了一篇郑委老师的文章,里面就有一段有关接纳和纵容的文字。

“接纳是看见他是谁,不要求他成为谁;是爱他如他所是,他本就该是这样,好和不好都属于他的一部分,我爱他不会因为他做了不好的行为而不爱他。

碰到问题,我接纳对方,不是说我不去处理问题,而是要用原则和智慧去处理。

纵容往往是没原则没底线,碰到违背原则的事,明知是错的,怕他有情绪而不敢面对,不敢坚持。

接纳了,才能智慧地处理问题;不接纳,所有的处理都可能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和要求而已。”

*哦,捋一捋,我的理解是,

接纳,是接纳自己/他现在的状态(言行/情绪,感受……)接纳已发生的,接纳我/他实际的样子(不管是好坏对错,有无问题)。

但接纳只是第一步。

接纳后,该引导的要引导,需要改变的得改变,有问题了该处理解决的,还是要处理解决的。

比如刚才朋友说的,二宝吃完饭后在沙发上蹦跳。朋友接纳二宝想蹦跳的想法,但需要明确且坚定坚持的告诉二宝,刚吃完饭,不能剧烈的运动蹦跳,不能在沙发上大幅度的蹦跳,这样对身体不好,会把沙发蹦坏。(接纳想法和需求,但不纵容不合适的行为)。

二宝不愿意听,不愿意从沙发上下来,有情绪,哭闹。朋友可以接纳二宝的不愿意,接纳二宝的哭闹情绪,但需要温和且坚定的把二宝从沙发上抱下来。(接纳感受和情绪,帮助停止和改变不合适的行为)

*我和朋友聊了聊我的理解,朋友说,和她想的差不多。就是,理论上好说通,实际操作上,很容易被对不合适的行为的评判,和自己负面的情绪及对方的情绪带走。要么不接纳只想要求改变,要么妥协放任。

是呀,也许,很多时候,做到接纳,不纵容的前提和关键,是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许,很多时候,做到接纳,不纵容的前提和关键,是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