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读书笔记之“孤独、存在”

“孤独”纯粹是人类文明缔造的复杂生活-导致利益纠葛过度复杂化-而带来的心理隔绝-而有的一种不良心理反应。(句子好长啊)

宇宙演化序列:

起始“奇点”→“基本”粒子→亚原子粒子及核子→原子→分子→生物

一切衍存者(如原子、分子、生物乃至人类)都不过是本原性始基存在(如某种基本粒子或量子)的寄居壳或临时寄存形式。

一切存在都不过是“存在的形式”或不同的“存在状态”。相同的原子(或基本粒子)组装出性质迥异的世间万物。

存在本身并不牢靠,因为绝对存在无须为存在本身发出疑问。

由于物质的运动性、不恒定性,让一切存在都是永远变化着、消逝着的,没法绝对稳定,只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每一个演化出来的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存在度高到存在度极低(近乎失存)的过程。

作个比喻:当一个人在做金鸡独立的时候,时间长了就无法稳定的单脚站立(开始变得不稳定),这时如果想要保持稳定状态,就要借助外力(如拐杖等其他支撑物)保持平衡稳定,这种让新元素(拐杖)参与以维持稳定的现象,叫递弱代偿。

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递弱代偿的结果,是为了维持相对稳定,而不得已的求存策略。

也就是说,“”文明“”不代表人类越来越强大,而是越来越弱小了,为了生存,需要依存(依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以致于生活质量看上去越来越好,却活得越来越累。

所以现在的孩子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能自由玩耍、放飞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成年人寻到合适配偶的难度越来越大,结婚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也越来越高。

生活越来越便捷、丰富,人却越来越焦虑和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演通论》读书笔记之“孤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