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数据 : 驱动业务的数据分析实战》作者: 陈哲

内容简介:

《活用数据:驱动业务的数据分析实战》是一本用数据来帮助企业破解业务难题的实操书,有理论、有方法、有实战案例。《活用数据:驱动业务的数据分析实战》第1~3章首先对“怎么想”进行了解答,通过明确分析问题、开启分析思路、打开分析视角,依次回答数据思维的3个核心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分析哪些内容、分析到何种程度。第4~8章对企业常见的9项业务需求进行案例解析,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这9项业务需求包括战略选择、用户偏好、客户分类、品牌建设、规模预测、产品设计、价格制定、渠道评价、促销配置。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思考和操作,提升读者的业务理解力、逻辑思维力和动手实践力,加强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活用数据:驱动业务的数据分析实战》具有业务驱动、案例闭环、思维先导、实战还原4大特色,同时在思路上清晰连贯,在表达上深入浅出,既能帮助数据分析从业者入门和提升,也能辅助企业各业务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做量化决策。


作者简介 :

陈哲: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拥有10 余年数据研究和培训经验。先后在家电市场研究公司、互联网公司、数据分析协会、大学担任项目经理、研究总监、数据中心主任、大学讲师。

主持过企业战略研究、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分析、市场细分与定位、品牌资产诊断、新产品测试、渠道终端点检、用户画像、客户满意度、互联网营销运营等多个数据分析项目。服务过的企业有飞利浦、三星、长虹、苏宁、新加坡胜安航空公司、新浪等,具有丰富的数据分析业务实战经验。

2013 年独著出版的《数据分析:企业的贤内助》被51CTO 评为“IT 类图书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奖”。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作为一个初学者,活用数据让我明白了一个数据分析师的工作流程,分析思路。由于觉得这本书很赞,又买了本陈哲老师的《贤内助》,这两本书真心的说都不错。既解决了我对数据分析行业迷茫,又增强了我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强烈推荐这两本书。

#  我一直在数据分析领域摸爬滚打,走了不少弯路,有了老师这本书,让我找到了方向,很好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  本书可配合《市场研究实务与方法》一起研读,如需实操需掌握spss软件的应用。 本书的精华在实战的案例分析,很详细地描述的整个数据分析流程。非常清楚,指导性强。

#  有干货。可是为什么前面没必要用彩色的地方彩印,后面图标需要彩印的地方黑白?


贰:

前言

初为数据分析师,你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当一项业务需求摆在面前,你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想、怎么做。然后你开始搜肠刮肚,拼命思考,可惜你发现脑海里闪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概念、方法、工具、技能……

这个局,该怎么破?

既然你是卡在“怎么想”和“怎么做”两个环节上的,那么,本书就从这两个环节入手,帮你破局。

1. 业务驱动

要知道“怎么想”,首先要明确业务需求。

因为业务需求决定了数据分析要研究的问题,是数据分析目的和价值的体现。而要明确业务需求,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数据分析具体有哪些业务需求?

● 满足这些业务需求需要哪些数据分析专题?

企业面临的所有经营难题,都可能成为数据分析的业务需求。完整的企业经营包括投融资、采购、生产、物流、营销等环节。其中营销环节最接近市场,数据化需求最旺盛,因此,本书着眼于企业营销环节的业务需求。

企业面临的营销难题概括起来有三项:做什么、做给谁、怎么做。其所对应的五项业务需求和数据分析专题见下表。本书第1 章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概述,第4~8 章的案例解析与各类数据分析专题相对应,体现了业务驱动的思想,帮你明确分析问题。

2. 思维先导

要知道“怎么想”,还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 为满足这项业务需求,你需要分析哪些内容?

● 这些内容分析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业务需求?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需要开启分析思路,通过提问、模型、结构化思维等方法将抽象的业务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分析内容,对应本书第2 章。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需要打开分析视角,从对比、分类、相关和描述等多个视角入手,增加数据分析的深度,提升数据分析的价值,对应本书第3 章。

开启分析思路、打开分析视角合称数据思维,对应本书的第1~3 章,先于第4~8 章的案例解析,体现了思维先导的思想。因此,本书将第1~3 章归为思维篇。

3. 实战还原

世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

“怎么想”是“知道”:当面临业务需求时,“知道”该分析什么内容,实现什么目标。而如何由内容实现目标,这就属于“怎么做”的范畴。在“知道”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做到”获取有效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工具,运用熟练的技能,通过科学的分析,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数据、方法、工具、技能等多个知识点的支撑。因此,要“做到”并非易事,本书通过第4~8 章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那么,如何介绍才有效呢?

对于数据、方法、工具、技能等知识点,若只是简单地罗列介绍,就像在构建一座座知识孤岛,建时简单、粗暴,用时难以企及。要实现这些知识点的有效链接和全景应用,需要找到通往各座知识孤岛的路径,这条路径就是实战还原:通过案例解析,融合各个知识点,还原数据分析项目实战的本来面目。因为,如果把各知识点看成是鱼网上的一个个网眼,那么案例解析就是这个鱼网的大绳,鱼网的大绳一提,网眼都能张开;同样,案例贯穿于其中,知识点的讲解也能纲举目张。

因此,本书第4~8章分别使用网上商城、彩电企业、保险公司、手机品牌、厨电公司五个数据分析案例,通过案例解析进行实战还原。因此,本书将第4~8 章归为实战篇。

4. 案例闭环

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一个优秀的案例解析应该是闭环的,即:不论面对何种业务需求,你都要首先明确分析思路(确定分析目的和内容),然后知道如何获取、处理、分析和解读数据,最后通过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实现分析目的,满足业务需求(见下图)。

因此,本书第4~8 章均按上述步骤进行案例解析,使各个知识点在一条分析流程的链条上实现有序分布和融会贯通;从业务需求中来,到业务需求中去,实现案例闭环。

综上所述,本书在解答数据分析师“怎么想”、“怎么做”两大痛点问题时,具有业务驱动、思维先导、实战还原、案例闭环四个特色(见下图)。通过本书的学习,你的业务理解力、逻辑思维力和动手实践力将会同时得到提升。

本书读者对象

● 大专院校数据分析相关专业师生;

● 想进入数据分析行业的有志之士;

● 从事咨询、研究、分析等数据分析工作的专业人士;

● 企业战略、客服、品牌、产品、市场、运维、渠道等部门的数据分析从业者;

● 经常阅读行业分析、市场研究、经营分析报告的企业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

● 对数据分析及其业务应用感兴趣者。


致谢

感谢邓凯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下定决心写这本书。自从当上妈妈,我大部分时间忙乱于尿布和奶瓶之间,对于数据分析的交流与分享,虽心中热爱,却投入甚少。于是,我的博客荒芜了,《数据分析:企业的贤内助》一书也因无暇顾及而绝版。2017 年年底,邓凯找到了我,对《数据分析:企业的贤内助》一书有很高的评价,并和我讨论了该书的优缺点。这唤起了我的斗志,于是我想再写一本书,在表达方式、思维引导、案例解析等方面对《数据分析:企业的贤内助》一书进行改进。邓凯对此非常支持,并在我后续的写作中给予指导和鼓励,使我熬过艰苦岁月,守得云开见月明。此外,邓凯作为一个超级奶爸和数据分析大V的合体,给予我精神力量,让我意识到看娃不能成为懈怠的借口,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可以说,邓凯是这本书的推动者和引路人。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用数据 : 驱动业务的数据分析实战》作者: 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