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法:管理者必备的素养(一)

干就对了

团队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的三个思维认知:

01  视人为人:管理方法不管用,是因为没有管到“心”

团队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经营团队就是经营人心。而人是有温度、有情感的,需要被温暖,温暖才能让人有活力。要想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愿意绽放自我,组织必须拥有足够的温度。强悍的个体未必能成就强悍的组织,但平凡的个体可能成就伟大的组织,这背后就是“心”的力量。只有心对了,事情才能做对。

“三力模型”——心力、脑力、体力。

在公司层面,心力是组织文化,包括公司的使命愿景、管理理念和言行举止,回答的是组织为什么存在,组织的未来是什么,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是一定不能做的。脑力是组织能力,包括价值观、人才理念和核心能力识别,回答的是组织的思维观念是什么。体力则是组织治理,包括互动体系、组织架构和利益分配体系,回答的是组织具体的运转方式是什么。

对应到人,心力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意愿度和行为理念,脑力就是做事的策略方法,体力就是具体的行为习惯。三力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力,心力之于人就像燃油之于内燃机一样,心力被激发就像燃油被点燃一样,人就会焕发强大的动力,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和行为习惯,产出就会很高。

管理者一定要记住以下三点。

1.员工不是工具,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人他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喜好和诉求,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理解员工。

2.人都有情绪,特别是会有负面情绪。当员工的负面情绪无法化解时,所有的流程、方法、管理手段都是无效的。

3.只有当员工内心认可我们、信任我们时,我们的管理方法才能行之有效。

那么如何将心法应用于管理呢?很重要的就是要从“识人心,懂人性”开始。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做到识人心、懂人性呢? 有三个重点, 即客户第一、洞察人心、体悟人性。

客户第一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想明白一个问题:“谁是我们的客户?作为

管理者,我们必须改变一个认知,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是给我们钱的人,我们的员工也是我们的客户,因为我们只有通过员工才能拿到好的结果。

洞察人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也就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认知、兴趣爱好、内心需求都不一样。做管理时,一定要学会洞察人心,洞察员工的内心独白、工作的原动力、最需要什么——是收入、学习,还是成就感?人只有为自己而战时,才是最有动力、最有积极性的。管理者要做的就 是发现员工工作的原动力,了解他为什么而战,并把他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让两者挂钩。当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一致,上下同欲时,才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盯进度要结果,把员工当工具,这样是拿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人的心态、情绪是影响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当我们使用管理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员工和自己的心态。如果出现方法都对但结果就是不行的情况,我们就要看看员工的心态是不是出了问题,要及时给予开导,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再进行技能辅导,这样的效果往往比较好。业务执行不到位,很多时候都是人的心态出了问题。

体悟人性

人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人处世的心理属性,它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一些事情的本源反应。

本章小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心法:管理者必备的素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