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衣服的男孩》:那个被铁丝网隔开的地方

读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后,就想要为它写一篇文章,但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就会觉得异常沉重。今天,看了以这本书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后,才终于下定决心,写下这篇文章。

这本儿童文学作品和其他书籍不太一样,并没有一味地给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为孩子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难以想象的世界。

这位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通过一个8岁小男孩的视角,用孩子善良、单纯的视角,一步步地揭露了二战时期的大屠杀。

我想,了解过历史的孩子,跟着书中的主人公布鲁诺,来到“新家”后,也会跟着他一起,觉得“新家”无趣;想象窗户外面那个被铁丝网隔开的地方;开启“探险”之旅,认识新朋友······最后,也会猜测到两个小男孩的命运,会为两个小男孩的命运感到惋惜吧。

而在惋惜之余,也会庆幸,自己生活中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就像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写的那样:“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很久以前,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再重演。不会在现在的年代重演。”

“我们仍是朋友吧?”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格雷特尔和每个人都这么说,那个士兵很吓人。我来过好几天,你都不在。我还以为我们不再是朋友了。我为我的行为道歉,我们仍是朋友吧?”

当布鲁诺道歉后,希姆尔点了点头,伸出小手,那是两个人第一次接触到对方。

因为布鲁诺没有说实话,希姆尔受到了惩罚,但是,听到布鲁诺真心的道歉后,希姆尔很快原谅了他。这让人看到了希姆尔的善良、勇敢、坚强。

孩子的勇敢、坚强是大人所难以想象的。处在被压迫的环境下,希姆尔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所处的环境,虽然没有以前的生活那样美好,却也一如既往地朝好的方面去想。在被赶往密室的过程中,他还单纯地安慰小伙伴:“没事,我们有时也会走列队。”

也许,这就是孩子,不管所处的环境如何,也不管世界有何变化,孩子还是孩子,总会朝着美好的方面去想。然而,如此善良的两个孩子,最后却是那样的结局,这是令所有人悲痛的原因吧。

当看到两个小男孩双手相握时,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就好像看到了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握手言和。

不禁会想,如果,德国纳粹党和犹太人能够和平共处,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吧。

“但肯定有好的犹太人,不是吗?”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能让一个国家灭亡?”

“这里指的是整个犹太民族,如果单指一个人的话,真应该千刀万剐了他。”

“但肯定有好的犹太人,不是吗?”

“布鲁诺,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犹太人,那你真是发现新大陆了。”

当看到这些话从一位老师的口中说出时,甚是心痛。因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当时接受的正是这样的教育,可想而知,当时的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有多深。

以前,学校老师、甚至新闻都会告诉我们,台湾人对大陆人存在偏见,比如:“吃不起茶叶蛋!”但是,当真正来到台湾后,却发现,当地人都很善良,对我们也很热情。

当然,也遇到过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当知道我们是大陆人时,一脸鄙夷。其实,挺能理解他的,因为,台湾的某些电视节目、老师告诉过他,台湾如何如何繁荣富强,而大陆又如何如何平穷。而他们接收着这些信息,有如此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听到新闻里说某个明星如何如何时,第一反应就是摇头,选择盲目地相信,甚至开始批判。

当遇到和自己不同的人,会选择远远观望、甚至直接吐槽。

当大家都在讨论某件事困难重重时,就会选择逃避······

其实,每个人的长相、性格、喜好、价值观······都有所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不是吗?

而我们,在听别人说起外面的世界时,也应该存留一些疑惑,用眼睛去看一看,找机会,亲自探索一番,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毕竟,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和权利,不是吗?

“他们在一间房子里放了很多衣服。”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一间挂满衣服的屋子。而这间屋子,正是两个小男孩进入密闭房间前脱下衣服的地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两个小男孩约定时,希姆尔说的话:“没有问题,他们在一个房子里放了很多衣服。我去拿一身我这号的,明天带给你。这样你就可以换上衣服,跟我一起找爸爸了。”

影片的弹幕里,大家都在感叹:“人还没衣服值钱,临死还要脱下衣服。”

历史的残酷让人心惊。在那样一个年代,同样年龄的孩子,因为种族不同的原因,所处的环境、结局竟如此不同。

如果,没有战争,没有歧视,希姆尔会和父亲一起,在他们的城市,过着和布鲁诺一样,平静幸福的生活吧。毕竟,在被抓来以前,他的父亲是一位钟表匠,他们一家人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希姆尔应该也在学校上学,有很多好朋友,长大后,可能会和他希望的那样,在动物园里工作······

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当然也会遇到很多的不公平,也会有许多的无奈,但至少,我们能够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去追求,有心心相惜的伙伴,不用因为欺压、挨打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一切,是多么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条纹衣服的男孩》:那个被铁丝网隔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