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建构——打开一扇希望的窗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0-7-22中16坚持分享第372天


重新建构是SFBT的核心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重新建构。

一、重新建构的定义

何谓重新建构?就是用另一个新的正向语言与观点,来重新看待与诠释同一个问题(白皮书P29)。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件事情进行重新正向的诠释,赋予新的意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验建构这个世界,人人如此。既然如此,那就可以对我们的世界进行重新的正向的解释。

二、重新建构的目的

重新建构是协助当事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咨询师提供更多的看问题的视角,当事人开阔视角后有些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进行重新建构的内容要呈现给当事人,但不一定都要告诉当事人,也不代表一定要让他接受,重新建构后可以让咨询师对当事人更加的接纳和欣赏。

三、重新建构的向度

凡某行为背后反映出当事人的特质、优点、能力、资源、动机、意图、努力、本意,或某事的意义与功能,都是重新建构的向度(白皮书P29)。

比如屡战屡败,我们体会到的是灰心丧气,建构后是屡败屡战,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仍然保持不服输的精神,继续去战斗。比如爱人跟我们吵架,摔门走了。作为当事人,我们很生气。重新建构一下,爱人吵不过媳妇,又不能打媳妇,只能选择离开离开。有的孩子学了很多遍,一些内容还学不会,家长就会很失望,心里想: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重新建构一下,孩子学不会还学习了很多遍,这多难得呀。很多人学不会就不学了,他还能学好多遍,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孩子?

有的家长看到这儿可能会想,这样会不会更放纵孩子?换个角度想,我们重新建构后会不会更接纳孩子?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同时接纳不代表对恶习无动于衷,一些规则该坚守还要坚守,和善而坚定的执行规则。

四、重新建构的角度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负向面,焦点解决会让当事人看到更多的正向面,这需要通过咨询师的解读,咨询师是过滤器,是转化器,是翻译机。比如来访者说:我过得很不快乐,正向解读:他可能希望过得快乐。来访者说:我感觉考试考得不好,正向解读:他想让自己考好。

生活中我们更多看到失败的经验,焦点看成功经验,会问:什么时候做的相对比较好?生活中更多站在没做到的角度看,会自责我怎么学这么长时间还做不到?焦点让看做到的,我已经做到的有哪些?

生活中我们更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焦点强调还要从身边人的角度看问题,身边重要他人怎么看?怎么说?你怎么看待重要他人的看法和说法?从周围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站在自己的角度不一定能看到。

生活中一般看过去的面向,会陷入内疚自责。焦点让我们看未来实现了跟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有看未来的视角,可能就不会纠结于过去的、失败的、不好的面向里去。

咨询师先看到这些角度,然后陪着当事人让他看到,主要通过一些问话协助他自己看到。

五、重新建构的方法

1.虽然(负向)……但是(正向、可贵、难得)……,这和生活中正好相反。

虽然你要好好学习,但是你就学了两天。

虽然你就学了两天,但是我注意到你想好好学习。

2.我不确定……但我确定

我不确定你的还自己是否能马上变成你要的样子,但我确定的是你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未来。

3.至少/起码(没有更糟)

至少你的孩子会跟你说他有这样的交友烦恼。

重新建构和阿Q精神的区别

阿Q精神是凭空想出来的,没有行动。重新建构有事实依据,平时可能看不到这个面向,建构后还可以让当事人有真正的行动。

4.看到抱怨背后的正向期待

从负向事件中看到当事人在乎的,看重的。

父母唠叨,看到唠叨背后的爱。

5.“一定有一个重要理由”的信念

你选择不上学,是你用来保护自己不被同学欺负的方式。

六、重新建构的注意事项

任何技巧的使用,需要在理解当事人全盘故事脉络以及接纳其个人的主观知觉的基础上,咨询师才能贴近的回应,并展现出好奇、欣赏、理解与支持。

特别对于当事人负向情绪的重新建构,是一种深沉的接纳、尊重与理解,要能体现出正常化、去病理化的接纳和正向的态度,而不只是用来安慰、敷衍当事人的浅薄技巧(黄皮书P269)。

(根据初21、初22课程讲义以及白皮书、黄皮书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建构——打开一扇希望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