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奥秘》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家长应用)(上)

【本章思想】

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情绪。

【本章思路】

通过中国人生气的表现,介绍了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情绪的分类。

【正文摘要】

一、中国人情绪变化的特点。

作者认为中国人情绪起伏大,疑心重,警惕性高,爱发脾气,自尊心强,不会自我疏导,而且生气时不讲道理。


疑心重:作者认为中国人做事先怀疑,然后才慢慢去相信。

警惕性高:作者认为中国人比较敏感,对某句话容易听出其它意思。

爱发脾气:认为中国人能屈能伸,情绪弹性大。

自尊心强:说的是中国人十分要面子。

不会自我疏导:说的是我们除了生气打骂等负面行为之外,没有健康的情绪发泄渠道。

生气时不讲道理。


中国人情绪这么复杂,作者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叫做“修己安人”。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安抚好他人的情绪。


1、怎么做到“修己安人”呢?

作者给出了方法之一:寒暄。

在正式工作开始之前和他人聊聊闲天,让自己和他人的心情放轻松,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和协作。


解释:这一点和亲子关系中的“情感连接”是一致的。

我们平时的确应该和孩子多聊些学习之外的内容,开开玩笑,把家庭气氛搞活跃轻松。有利于辅导孩子作业。


另外在辅导作业时依然可以用这种观念。比如碰到孩子实在不会的题,或者自己开始生气时,我们可以暂时放一放,和孩子聊聊轻松的话题。或者做一个简单的题,等彼此都不紧张了再继续辅导。

这就做到了“修己安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的奥秘》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家长应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