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奶牛养殖场的记录工作

现在每天都上网学习,闲暇的时候在写上一两篇小文章。今年从进入严寒的冬天开始,牛场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生牛的也多,牛场管理上稍微有点混乱。加强牛场管理和记录,下决心今天每天认真写好牛场工作日志(其实已经记生产日志一个多月时间了)。

牛场:管理靠制度,生产靠数据。也许记好每日牛场生产工作是一项极繁杂的事情,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更不容易了。牛场的工作日志主要记录牛场日常生产过程及牛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自己在牛场工作的快乐和满足,就怕自己缺少毅力,坚持不下去。无论有多少事情都要坚持下去。真实的记录我的牛场工作生产方方面面,认真地记录下牛场的每天的工作、体验和思考,积累经验改进牛场生产经营上的漏洞和不足,这需要长期的坚持而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说,写好牛场工作日志日记非常重要。对于我,也是锻炼自己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我进步来牛场迈大步。有信心把我们牛场的管理做得更好。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

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福布斯就说过: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到底,立即做!

坚持不单是毅力,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习惯一种传承,是因为长期的坚持也形成的习惯。有坚持精神的人是优秀的,因为他们每天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且有决心把要做的事情坚持到底。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下面用这个持之以恒的故事激励一下自己。

持之以恒。很早就听过一个传说,古希腊那位最有智慧、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曾开馆授徒。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的学生说:今天只学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每人将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直到300次,以后每天也要这样做。当时学生们都笑了,都甩了至少300次。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在做甩胳膊300次的动作?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半年后,苏格拉底又问,有50%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则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古希腊历史上与乃师齐名的柏拉图。甩胳膊人人都会,每天甩300次胳膊也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但难就难在坚持下去。柏拉图坚持甩胳膊的传说,无非是说明坚持、执着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梁漱溟的自学也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他从八九岁开始自学,直至九十五岁高龄辞世,近90年间,一直以书籍为友,以报刊为伴,特别是在奠定其学问基础的青少年时期,梁漱溟生更是孜孜矻矻于自学,无一日间断。当时,他读书看报已经成瘾,以至于"每日不看报,则无异于未曾吃饭饮水。"读书读到有这种感受,岂有不坚持下去之理?而一旦坚持下去,就离辛弃疾所言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不太远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不希望这句话说的是我,我希望自己从今天起真能培养出一种习惯,那就是坚持,坚持把牛场的工作日志记下去。其实我每年都记录,就是有时坚持时间长有时坚持时间短,不能从始至终,形成习惯。牛场管理首先需要记录完善。奶牛病例治疗记录,奶牛良种谱系。母牛配种记录、母牛产犊记录。奶牛防疫记录等等,一个规模奶牛场需要每天记录的工作太多了,我争取一一都用心记录下来,提高自己奶牛养殖水平。加油王大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说奶牛养殖场的记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