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项目总结复盘会议纪实 2020.7.30

时光如水,引力波领导力提升特训营项目第二季度结束了,这期有来自七家公司21位学员参加,今天项目总结复盘会的议题有三项:


1,学员分享:总结盘点领导力平衡轮成果及个人领导力发展计划阶段性成果呈现,收获和感悟,对于本项目的改进建议有哪些?

2,人力资源部主管反馈:反馈学员行为改变情况,反馈项目进展评估,针对下一季度项目改进建议。

3,项目总结:系统梳理本项目,总结复盘做得好的,可以做得更好的有哪些?


本文重点呈现学员收获分享:

学员吕:从前年开始时间比较长,大概有10场了。 对我来说其实主要改变第一是自我认知,以前可能也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缺点在哪里,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经常对自己的目标也不清晰,也没有去认真的规划过。自从跟姜老师上课之后,其实目标是很清晰的,对自我认知也是更清楚的,我需要做什么,一步一步的就按我的目标去设定,去往前走。第二个就是自我察觉,以前被自己的一些假象所迷惑,对自我的管理,目前所处的状态的不太匹配。我觉得跟着江总之后,在目标,情绪和时间这三方面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做。 同时我也希望在下一个阶段姜老师能给我一个机会,再继续往上一层次的私董会或者其他更高端的一个课程去学习。

肖总监:最后一次教练沟通,主题是部门间的沟通方法。在存货管理这一块跟生产部沟通上面,这次教练对话,姜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的一些沟通方式,比较强调一味的主动出击,缺乏一点沟通的方法和艺术。老师也点播的很到位,在这之后的一些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也会尽量的会去讲究一些沟通方法。 不要太着急,要注重沟通的艺术,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收获和感悟我觉得整个学习对我的最大收获就是说自己认知开阔和认知的提升,看到对我之前的工作的一些局限性,把自己的工作提高到更高的层面,能够满足跟公司的一个长远的发展。

系统的培训每次课程的培训是非常好的,主题也非常紧扣我们的需求,在一对一的教练能不能够再长一点,需要一个时间去消化和吸收,然后去改善自己。

在思想上面已经点通了,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真正的达到自己想要的这样一个效果,还需要一个时间。

马经理:我是第一季也参加了,这是第二季的,是因为第一季有些就像猪八戒吃鲜果似的,吃到肚子里,但是没嚼到味。第二次又来参加特训,这一次感受比上次的话要更深入一些。而我这次个人领导力的发展计划的话是六大项,我这一次的进步和感受最深的是一个深度的聆听。更重要的话是在试错的过程中去完善提升自己。因为你听了很多话不去试或者不去做的话,你很难去有很大的一个突破的。

丁经理:到今天为止,我感觉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格局提升,还有一个就是说自信新,洞察力和情绪管理也都有提升,那么作为团队这一块来讲,目前团队也是刚刚有了一定的起色,通过跟老师的一对一教练,每次感觉都能拨开云雾的感觉。 感觉到自己的格局是变大了,考虑问题的时候往更长远的方向和更高的高度去考虑。那么自信心这一块目前感觉到还是提升最大的。


张总: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从个人来说的话,一些自身的思想上的问题,还包括工作上的一些问题,比较迷茫,非常有缘分的能够接触到咱们这个课程,还会非常及时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用东北话说,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因为第一次跟姜老师一对一教练的时候,进展是非常的顺利,而且这些问题也都得到了适时的解决,包括现在人员也已经很稳定,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已经得到了明确,也给大家设立了每个岗位以及整体我们这个团队的目标。

第二个就是收获和感悟。这一块的话还是比较多的,有三个收获和三个感悟。

第一个收获,因为刚刚第一次跟姜老师对话的时候,请教了很多个人的问题,可能是到了中年年龄,正处在中年危机的这种自身迷茫的一种感觉,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一对一教练,那么彻底解决了自己自信或者说职业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还是你比较有信心,因为找到了真正的一个方向以及规划,这是最大的一个收获。 第二个收获跟随姜老师学习到了一个学习方法,就是721的体系,比如说是70%是实践,20%与人交流,10%是学习,还是觉得实践出真知,一定不管是学习到多少,还是领悟到多少,如果不去实践的话,还是不能够自己得到消化或者是吸收。直到了这一个体系我更多的去注重实践,从中领悟到很多跟以前不一样的。

再说有三个感悟,第一个感悟,最后一次跟姜老师做最后一次一对一教练,感觉每一次没有学习到具体的招式,而是一个心法。 我真正领悟到心法之后,其实招式是很多的,但如果是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件事情的真谛,或者说他的心法的话,即使是姜总告诉了我们一个招式,但是我们可能这次能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下次不能够解决同类问题,但如果我们真正领悟到他的心法了,举一反三,我们就以后能够同类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这是一个感悟。 第二个感悟领导力与管理,我之前没有充分的认识到领导和管理的一个区别,总是觉得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认识到比如说在牧场的这边的一个实践,通过这些解决这些问题才知道管理和领导完全是两个概念,管理是维持现有的一个秩序,那么领导是需要实现变革的,但是实验变革自己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就是你自己再厉害,这个问题你是解决不了的,但是需要动员所有的员工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才真正的能够体现体现出你的领导力水平。 我所管理的所有员工组织在一起,那么动员大家完成或者解决眼前的这些问题,这是第二个感悟。最后一个感悟,对我转变比较大的,因为每一刚开始跟姜老师沟通的时候,我自己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技术控,也就是说如果是自己的技术能力不是特别高的话,总是没有信心觉得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说是一个管理者,如果你技术不过关的话,也不会服众,所以说这一块以前是这样的一个认识,但是通过最近的学习以及实践,觉得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是姜老师一直在跟我说,你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并不一定每一个地方都是专家,你要会发现专家,使用专家,所以说这个是对我转变比较大的。

其实对于我来说收获真的是收获最大的,就是一对一教练这一块。我也是每一次特别期待的就是一对一教练,而且实际在我的工作当中,能够帮助最大的也是一对一教练这一块。我觉得一对一教练的话,最恰当的时间就是一个月。


刘总监:我简单跟大家聊聊这次领导力的训练这一块,其实感触还是蛮挺深的。 最重要的一个我感觉领导力的问题可能是出现在沟通方面,应该是走了一个误区,我一开始我就主要的时间第一次培训之后,做立足关于沟通方面的问题,改善了好多,包括主动沟通,包括改变沟通方法,包括找合适的沟通时机。其实这个倒是意外之得,可能主动沟通,反倒得到了不少意外的东西,感觉以前的沟通确实是存在问题。 第二次培训的时候就感觉到沟通不是主要的问题,其实领导力这一块,这一期课程基本上也完事了,在一个企业里边建立一个领导力系统,不是说一个人的领导力,可能是一个领导班子或者是所有人的一个领导力,可能每个岗位上都有他需要改进的领导力的方面。

在大家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大家领导力改善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第二次做完教练之后,我就重新理了一遍,我感觉领导力这一块还是要在大家在一个平台上达成一个共识,有共同的目标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每个人才会知道自己的领导力的缺陷在哪里。 接下来一些改善领导力的包括方法,就是属于迎刃而解了,包括加强沟通,合理授权,合理配置资源。 这样你一顺百顺了。第二个我感觉说应该是半年多,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教练式的领导方法,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我感觉比我们自己去做这种成就感,并且往往会得到那种要意外之喜,有可能他做的超出了我们的目标,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我感觉这应该说我感觉应该是最大的一个收获。

因为本来像我们目前这种年纪的话,有好多框框是做不开的,但是我感觉反倒是在他们的身上,实际上看到了一种破局的希望和破局的勇气,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就是说刚刚咱说关于课程的问题,是我们讲的包括这几次线上的培训,集合培训,讲的几个点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看好的,是我们一个软肋,我们正好是意识到的问题,应该是跟我们这些东西都这些相关的,我们能遇到的问题,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这种一对一的教练的时候,又能引导我们开拓这种想法,坚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确定自己的工作流程。感觉可以改进一点,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不是那么太密切。线上讲的是一回事,线下沟通又一回事,经常我们会不停地去变换这种角色,有的时候经常不太适应。

另外一个就感觉线上的偏重于点,每次都有一个点,现在缺一个比较清晰的这种线,把这些所有的东西连成连成一个让他能变成一个相当于变成一个本能,拿出来就能用。今天美美是遇到的时候遇到了才能想起来去用,没有说主动的去用,这个东西就是说只学会了,但是没有学会用。

最后把这些所有的课程融到一块融会贯通的过程。让我们所有的前面学的那些“点”变成一个知识面,变成我们一个工作方法。

康总:我重点大家聊一聊,我在情绪管理上我们就是说你想象中的看到了,觉得是这个事情,他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还是要掌虽然这件事儿是你想象当中的,但是这个事儿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你的情绪已经去宣泄了, 我们在情绪管理上面还是要把控一下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想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第二就是时间管理上面,姜老师也有一个公式,就是说最佳表现就是潜能减去干扰。这个干扰可能是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可能最大的干扰都是自己内心的。在这个干扰就是看我们有没有自己足够的欲望,自己去战胜自我,去把我们这个时间安排的井然有序,然后也跟姜老师做了一个自己的时间管理表。

肯定是对自己是有约束有要求的,但是你还是尽量要做到,要自己有信心来面对这些事情,再说一下感受,因为做教练已经做了大概有两年了,就是说从一开始做教练的时候,我对教练可能是一种不明白,也不清楚,心态是放不开的。但是越往后越做就会觉得在做教练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打开心扉,这样你才能在每次教练课上真正能有贴更大的收获。后来我和姜老师一直在做教练当中的时候,每次我都是敞开心扉去聊天,我发现我们每一场教练都是一种享受。姜老师是让你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做,而不是给你一个最直观的方式或者一个方法去做,让你你尽量去发挥你自己的潜能,我想跟学员们聊到这个事儿就是说大家要做教练的时候一定要去敞开心扉,不要说是有闭塞。线上课我希望姜老师能把一些感同身受的这种案例能够放到里面,来跟大家来分享。


董经理:当时选择就是沟通能力作为第一解决的任务,从而带动其他能力的提升。总结了一下这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我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在我们在座的这一些同事里面,我就从自身的成长是比较大的,领导力平衡轮这8项平均分能能达到更增加两分以上,就是平均增长来说,也是与这个期间恰好我的岗位变动,带来一个从自我还有从管理到领导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一个增长。

最初我比较关注的是自我领导,一个内需动力,自我管理,通过对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的一个改善,第二阶段是调任管理岗位以后,更关注的是一个业务的本身,因为处于你不是这项业务的专家,第二阶段更关注的事件的本身。这样容易陷入做事的一个事必躬亲的陋习中。

第三,通过姜老师的指导以后,更注重总体过程中的一个思考,也更关注的从选人,用人、激励人这些方面就是跳出了业务本身,跳出了事件本身。下一步我接下来可能更关注的这三个方面的一个结合,就是自身内驱动力自我领导。第二是事物就是你的指标也好,你的业绩也好,业务本身,第三,关注人这三点是相结合,我觉得是更能够得到长足的一个进步的。

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第一节课的时候,姜老师给我们讲到了一个领导成长的4个阶段。首先是不知道自己不知有所不知。第二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第三,成长学习一个操练的过程。第四,有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我觉得我目前是处于第三阶段,各个击破,就是逐渐的学习,然后磨练的过程。前面两个阶段已经过了,现在从第3阶段向第4阶段这个跨度,所以在所有学员里面,我觉得我自身成长还是收获蛮大的。虽然说管理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我觉得我这段时间的收获很大。

关于一个培训的建议,我觉得平衡轮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可能也是我个人在做的过程中,当时一开始没有做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做的不是很充分,我的建议在做平衡轮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去做,而且一段周期至少三个月,做一次深入的做,不用每个月都做,因为做多了反而不好深入做,而且这个建议是如果有线下的这种培训的话,那个时候做效果会更好,比线上做更好。

在江总每一个问题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反问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内心的很强的一个照镜子的过程。

郭经理:通过近三个月领导力的学习,慢慢的向我们领导方向进行转变,但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从一个比如做正确的事,像正确的做事方向慢慢在进行转变。期间也是在向不断的学习,跟榜样跟领导进行学习。

第一次跟姜老师一对一教练的时候学到我自我总结叫倒推法。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领导,就是说在哪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在这些欠缺的时候,现在给打几分?想要达到及分,达到之后会给我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影响?通过现有的带来影响的标准,反推到之前的一个转变,然后通过哪些方法来做到这些,做到能够达到最终的一个目标。 这种方法我在这个工作中也一个尝试的用了一下,其实它类似于一个万能法,可能就是很多的一些工作中都可以有所引用。

第二个我们要成为一个教练式的领导者,我们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很多的领导者强制性的,要么就是这种老好人型,就没有以这种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教我们所带领的团队如何去做事情,如何把它做得更好教的一些方法,只关于成为一个教练式的管理者,目前也是我不断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个目标。 第三点就是我们如何来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刚刚有一个伙伴提到721法则,其实也颠覆了我的认知,之前我觉得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更多是要学习要培训,但是我们的721法则更多的是深入到我们一线,在岗位中进行学习,学中干,干中学,实践出真知。其实我们很多人在提升或者锻炼我们管理能力的时候,一个非常好的点,这也是占到70%姜老师给我的一个支点。 20%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要时时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最后的10%才是我们说到培训读书学习这些东西,这是关于学习自己获得的感悟。

我觉得整体的培训非常好。刚刚有些伙伴提到关于时间要加长,其实我也是非常赞同的,三次我也觉得相对比较短一点,但更好的一点就是引力波他引领我们引力波培训,它针对不同的管理者提出了不同的教练的方式,有一对一的教练,有额外的辅导,那么这里面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我最后一次跟姜老师在做一对一教练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一种问答形式,是反回来过是我问姜老师来打答,后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广一些,比如说除了我们教练和辅导之外,增加一些小的,比如说我们特别是无论是中高层的管理者还是基层的管理者,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把我们日常中比如我上次列了11个问题,可能问了六七个,其实这些都是我工作了这几年,哪怕或者是这一段时间遇到的都是一些非常困惑的一些问题,采用改变这种以往的教练或者是辅导这种方式。

然后由我来问,由我们的教练来进行回答,就是通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或者说以一种教练的方式来给我们与予以一种叫解惑。所以说这是我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因为上次因为我是一个不喜欢说喜欢听喜欢学的人,所以说教练对于我对我来说可能又不是特别特别适合,反而是这种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老师来给我解答。这样的方式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更适合的,所以说在小小的建议就是在后期的引力波的培训,2期3期4期的过程当中,是否可以不断的增设一些小小的其他的环节,不拘泥一格。

王经理: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课下来的话,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一对一的教练。

说实话第一次一对一教练的话,有一点接受不了这种上课的形式,我以为的教练是我把目前的问题给提出来,能够得到姜老师的帮助或者指导,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解决现在我个人以及我们团队目前的困境,但是第一次开始上课就是一直的提问题,不停的提问题。

我当时有一个疑惑,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为什么是一直提问题?当第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一开始出了问题。其实在最后在姜老师一直引导完了之后,我找到了可以说我知道接下来我要怎么做。这三次课的话,我前面两次主要是针对情绪管理,因为当时针对个人应该是在5月份处于一个负能量爆发期,所以说就这样不是负能量的爆发期,目前的话我觉得我收获已经达到了7~8分,可以日常的工作当中可以很好控制住情绪,也可以很好的进行沟通。

虽然说有的时候还是会说控制不住,但是我觉得相比我参加学习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对我自己新的岗位或者说和新的职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改变了我自己的行为。我记得姜老师有一节课就叫认知升升级,然后是进化发展。然后另外一点当时那个课是改变能力,然后改变环境创造世界这样。目前作为管理者的小白来说,还没有做到说改变环境创造世界,但是已经可以达到的就是前面三个。

另外一点就是团队管理能力的话,我最后一次一对一教练,也就是在昨天晚上才完成。对于教练,昨天是完成了,我觉得是我才找到一个端口,怎么样来管理,怎么样来制定我的规划能力,甚至跟姜老师这边也有一个一年之约才做到一个规划,我要怎么做,我接下来要干嘛,我的团队要干嘛,然后我一年以后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的一个建议。针对于其他的同学来说,大家好像上学一样,有的都上高中了,有的都上大学了,我觉得我才入校门。能不能针对学员的这种层次,然后这个课程用相应的调整,因为像我这种一开始听这样的课的话,会有一部分自我消化不了,然后还是比如说上网查查其他的文件,然后慢慢的消化掉,这是第一个针对学员层次能够进行课程,比如说分类。

另外一点就是昨天在填的调查的时候我也说了,可以布置适当的一些小议题,比如说把一个小组,比如说一个公司的几个学员一个小组,大家针对一个议题,然后进行了讨论,进行了阐述。然后还有一点关于这个时间的话,三个月真的是太短了,三个月我就进行了三次一对一的辅导,就像刚才说的才找到端口,然后这个课结束了。


盘点复盘,收获成果,吸取教训,改进精进,迭代进化到3.0版,开启引力波领导力提升特训营第三季,归零再出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项目总结复盘会议纪实 2020.7.30)